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保单秒级核保、反洗钱反电诈……金融机构运用AI赋能经济发展

转自:央视

近期是上市公司年报发布的密集期。截至目前,在A股上市的主要银行、保险公司2024年年报均已发布。整体上看,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产总额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银行业保险业保持稳健增长

从银行业看,2024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净利润等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六家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 王志恒:盈利增速在上半年可比同业中率先由负转正的基础上,下半年继续逐季改善。全年实现净利润2827亿元,同比增长4.8%。

邮储银行行长 刘建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从保险业看,在A股上市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五家保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3468.82亿元,同比增长77.7%,日均盈利超过9亿元,创历史新高。各家保险机构表示,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 付欣: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很多利好的政策,包括对房市、股市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在这样的政策下,我们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我们关键的业务指标都非常有信心。

从资金投向看中国经济发展潜力

资金流向,是观察经济最重要的先行指标之一。去年放出的贷款,有的在当时就变成了企业的原材料,还有的则会在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实体经济加力、添彩。

那么,去年银行、保险的资金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呢?

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银行贷款余额合计超过117万亿元,全年发放的贷款新增超过9.6万亿元。

交通银行行长 张宝江:2024年全年,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普惠两增等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贷款占比持续提高。

工商银行副行长 张守川围绕布局现代化,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为重要着力点,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4.4万亿元,余额和增量均居同业第一。

各家银行、保险机构还加大了对科技、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资金投入。

中国人寿董事长 蔡希良:我们超过70%的投资资产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企业的金融支持,保持绿色投资、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投资规模稳步增长。

新华保险董事长 杨玉成:截至2024年底,支持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为超过1.3万家科技前沿发展企业提供超万亿的保障额度。

各家银行还在促消费、扩内促等方面加大了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0.44%;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5%。

此外,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也从银行信贷方面得到了印证。

建设银行副行长 纪志宏:去年四季度,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日均受理量环比提升73%,同比提升35%。今年以来,房贷的受理量、投放量延续了良好势头。

今年资金将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多家银行和保险机构表示,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有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交通银行表示,2025年计划投放对公信贷增量4800亿元,投向重大项目、制造业、乡村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符合政策导向的重点领域。

建设银行表示,2025年将加强对能源、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绿色信贷的金融供给。

中国银行副行长 张小东:我们将加大“两新”“两重”以及民营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实现相关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工商银行副行长 姚明德:积极对接增量政策落地的实体经济需求,加力支持个人按揭、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业务发展,助力提振消费。

作为长期资金的主力之一,多家保险公司也表示,今年将重点关注新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领域,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

中国人保董事长 丁向群:研发智能驾驶车险,探索责任保险和家财险。通过这些产品的提供来助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和韧性。

“人工智能”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加速转型

今年,在各家银行和保险机构业绩发布会上,都谈到了“人工智能”。那么,金融机构又是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来赋能经济发展的?

记者用DeepSeek分析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年报发布会的内容,其中“人工智能”成为一个核心话题,比如中国平安的业绩发布会就提到了39次“人工智能”。各家金融机构普遍已经接入了DeepSeek。

新华保险副总裁 秦泓波:承接DeepSeek带来新的技术浪潮和发展机遇。比如在代理人赋能方面,我们要尽快推出公司智能营销助手、智能化陪练AI工具;在客户体验升级方面,我们要推出更优的客户服务智能体。

中国太保董事长 傅帆:我们将加快研究AI应用伴生风险的保障产品,无论是对客户隐私的保护,还是网络和数据的安全等等,这些伴随着AI应用而产生的风险,都将给我们带来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

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不仅让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 谢永林:我们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反欺诈智能理赔拦截减损119亿元,都是AI拦截的。智能核保理赔,93%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

工商银行行长 刘珺:去年率先建成全站自主可控的千亿级金融大模型体系“工银智涌”,并将其应用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等20多类业务、200余个场景,催生出交互式对话交易、伴随式座席服务、智能化资金投放预测等数字助手。

2024年,六大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超过1200亿元,各家银行已经将人工智能普遍应用在了信贷投放、远程银行、AI客服以及反洗钱反电诈等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保单秒级核保、反洗钱反电诈……金融机构运用AI赋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