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开题破局,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大转变,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近日,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必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新的时代伟力。
为什么要用“小切口”推动“大转变”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所蕴含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中央八项规定言简意赅又朴实无华,所蕴含的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一旦成风,危害很大。一些看似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见怪不怪的作风问题,往往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带来致命损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强调,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我们一定要引以为鉴,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治国理政的先手棋和切入点,这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小切口推动大转变,于细微之处蕴含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大道理”,寄托人民群众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大期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人民群众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再塑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新时代徙木立信之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反对“四风”的具体制度安排,详细规定了相应的标准和界限,明确作风建设领域的纪律和规矩,把制度的笼子扎牢扎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整治“四风”,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提振了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同心同德的精气神,为取得新时代伟大变革筑牢了作风之基。
为什么八项规定可以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中国扬帆起航的重要象征,“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命题在学术研究中凝练而成,同时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为什么八项规定可以改变中国?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在于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以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为关键,以坚持抓细抓小、见微知著为方法,以坚持制度建设、固本培元为主线,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导向,以坚持移风易俗、化风成俗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其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的权威性概括。相关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战略意义,“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阐明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根本,“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论述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价值,“我们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好转”;提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施路径,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作风建设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八项规定可以改变中国”的问题。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成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为回答“为什么八项规定可以改变中国”提供了遵循。
一是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是以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改进作风,人民情怀、政治本色一以贯之,以实际行动为全党改进作风作出了表率,推动全党作风发生根本性转变。
三是以坚持抓细抓小、见微知著为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具体才能深入,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着眼于作风问题的细节和小事,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等问题入手,规范公务接待、推动精文简会,把作风建设落细落实,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可及性以及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的获得感。
四是以坚持制度建设、固本培元为主线。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在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时增加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惩戒规定,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制度层面上予以具体化,明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适用标准,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刚性约束作用。
五是以坚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告诫全党“下大气力解决‘四风’问题,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更不能搞形式走场”。正是党中央以“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的韧性和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才能收获“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良好效果。
六是以坚持移风易俗、化风成俗为基础。作风问题是一个整体,党风政风影响着社风民风,而社风民风形成整体氛围又不可避免影响着党风政风。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则无法根除作风问题的顽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培育转变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气作为基础性工作,为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根本上推动党风政风的转变,为“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学习教育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但是,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在作风建设领域,存量问题还没有完全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十分严重,增量问题持续发生甚至蔓延,风腐一体、由风及腐的问题没有获得根治,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迷雾导致“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因此,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中央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大有深意。
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踏上新征程,需要延续“徙木立信”的传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再次释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高高树起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旗帜。在“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基础上深耕细作、持续发力,巩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根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全党共识、全民共识,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二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深入要求。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的要求,从要求党员干部不做违反党的纪律和规矩的事,到要求党员干部改变工作方式,主动作为、善作善成,以优良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且不断在深化。这就需要深化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方法论,推动作风建设的政治优势持续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实际效能。
三是基层党员干部需要释放新活力。“四风”问题不仅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已经成为制约基层治理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把基层党员干部从“繁琐哲学”中解脱出来,以“减负”赋能基层治理,释放基层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活力。
四是反腐败斗争提出新挑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风腐一体、由风及腐以及暗藏在作风问题中的新型腐败、隐形腐败问题逐渐增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推动风腐同查同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以作风建设的成效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阻断风腐转换的渠道。
五是党员思想认识面临新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疲劳厌战的情绪,一部分党员干部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出现动摇懈怠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同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识不深、了解不够,因而必须再次给全党拧紧纪律规矩的“发条”,推动纪律规矩“化风成俗”,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
“八项规定一子落定,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全党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经在百年党的作风建设史上写下了绚丽的华章。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释放了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强烈信号,是着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远考量的重大战略抉择,对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坚定信心,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作者为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标题:《“开题破局”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大转变,八项规定何以改变中国?》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