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政务办事大厅,没有一名工作人员,各项工作仍能有效运转——据4月2日中新网报道,近日,浙江杭州首个无人政务智能厅在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产业社区正式启用。该无人政务智能厅依托“上心宝”智能政务系统和“上心办·云窗”平台,并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机器人导引、AI智能预审、“云窗”兜底办理等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人工窗口”向“数智空间”的转型。
上述无人政务智能厅涵盖面广,涉及政务服务的事项多,在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近年来,随着简政放权的逐步推行,越来越多公共服务事项流程被简化,进一步打通了“群众反复跑”的改革堵点。如今杭州推出无人政务智能厅,取消了面对面人工审核环节,而且可以实现“不打烊”,最大可能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当然,尽管如此,我们仍须认识到,一些政务服务工作依然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现场把关,一部分政务服务工作仍不能由无人政务智能厅所完全取代。把能够通过自助方式便捷办理的事项交给智能系统,将宝贵的人力资源用在“刀刃”上,也有利于精简行政资源,可以避免人员冗余,进一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无人政务智能厅是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的积极探索,值得在更多地方进一步推广。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巨大力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包括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精减服务过程中的多余环节、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等,从而让政务服务更精准、高效,更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无感”和“隐形”正在成为一些地方政务服务出圈的关键词。期待在先进技术的持续赋能下,相关领域的社会治理能搭上数智时代的快车,取得更大的进步、收获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