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欣
通讯员 拉毛吉
“终于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挺直腰杆走路、轻轻松松奔跑啦!”前不久,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刚刚复查完的措毛兴奋地说。谁能想到,几个月前,她还因先天性脊柱侧弯,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如今,挺直的脊梁、自信的笑容,让这位少年重焕生机。
故事要从几个月前说起,措毛的母亲看着女儿日渐突出的后背,焦虑与无奈也随之愈发严重。“从小就发现孩子肩膀不对称,但家里条件不好,就一直拖着没重视,这两年眼看着越来越严重,去医院一查,才知道这个病叫先天性脊柱侧弯,一下子我们都慌了神!”措毛母亲回忆说,正当一家人不知所措时,海南州人大代表华旦的到访,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我是从‘人大代表活动室’了解到你们家这个情况的! 现在江苏对口帮扶青海,有个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和治疗义诊活动,我觉得措毛可能符合条件,咱们去试试吧!”华旦代表几句话,让措毛母亲仿佛吃了个“定心丸”,“放心,党的惠民政策好着呢!我已经把情况上报了,你们等消息,保持电话畅通!”
很快,事情“落了地”。经海南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援青指挥部和患者家属的数次紧密沟通,2月23日,措毛踏上了飞往南京的飞机,迎来改变命运的治疗。
“第一次坐飞机,心里又紧张又兴奋,想着治好病就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再也不用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了。”在措毛的期待中,飞机顺利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到达江苏省人民医院后,措毛和母亲走上了特意为他们开通的“绿色通道”,随后在江苏省援青医疗团队的精心诊疗下,措毛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孩子长高了4厘米!比以前更漂亮,也更自信了,如果没有江苏援青‘脊梁工程’和州人大的帮助,我的孩子这辈子可能就无法挺起脊梁了。”电话那头,措毛母亲激动地向华旦代表和州人大工作人员报喜。并向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献上了哈达和锦旗。
令人动容的是,当时还在病床上的措毛,等不及出院,就准备了一封感谢信,她在信中写道:“有医护人员的深情关注,让我们如沐暖阳,你们是患者眼中的绽放红梅、心中的白衣天使……”
措毛的康复之路,不仅仅是改变她人生的重要事件,也是“苏青一家亲”的生动缩影,更是海南州各级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和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在海南州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行动,已收集到100余名患者求助信息。
“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多次深入海拔4000米以上的牧区义诊,为高原牧区提供健康咨询、疾病科普和治疗救助。医疗帮扶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生命的托举。目前已为4名海南州患者完成手术,后续将对其他患者逐一筛查,符合条件的,我们都会协同当地做好对接治疗。”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殷国勇表示。
与此同时,海南州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组织动员全州各级人大代表和干部继续做好青少年脊椎侧弯患者的宣传、统计、上报等工作,做到应检尽检、应治尽治。
“不仅是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心,今年,州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紧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生福祉等民生要事,主动走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解决全州各族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海南州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个个暖心故事,正汇聚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青海湖畔、在草原深处,海南州各级人大代表活跃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穿梭于村落帐篷,深入到田间牧场,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间,把履职的责任扛在肩头。“我当代表为人民”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人大代表们的“走心誓言”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