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一八三团四连蔬菜大棚内,连队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王松(左)正在为种植户讲解菜苗管护技术。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文/图
竞相涌流的人才活水、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整洁美丽的家园环境……近年来,十师一八三团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从人才、产业、生态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全方位、深层次推进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为乡村振兴增添绚丽色彩,精心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画卷。
人才蔚起 兴业强团
“一定要注意通风和棚内温度……”3月26日,在一八三团四连龙疆设施农业基地大棚内,连队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王松正在叮嘱职工做好当前的菜苗管理工作。
2016年,王松自石河子大学设施园艺学研究生毕业,投身基层。连队的1000多个大棚,从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应用,到种子、化肥的使用,都离不开他这个农业技术员。
经过9年的基层锻炼,王松已从当初的设施农业技术员成长为连队的“当家人”。“在连队,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得到很好实践,对我的成长帮助极大。”王松感慨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一八三团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团战略,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团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青年人才驿站的设施太贴心了,厨具、家具一应俱全,闲暇时还能去图书室看书,去健身房运动。对于我们这些刚从内地毕业来到团场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这里就像家一样温暖。”3月24日,在一八三团青年人才驿站宿舍里,于金豪感慨道。
2024年10月,一八三团正式揭牌启用青年人才驿站。该驿站总投资615万元,建筑面积1793平方米,建成40套设施完备的干部人才周转宿舍,水、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完备,厨具、家具齐全,设有图书室、健身房等,全方位满足各类人才多元化、个性化的居住需求,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不仅如此,一八三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育与成长,安排他们承担重点工作任务,并选派到基层挂职锻炼。在与基层群众的紧密联系中,他们增强服务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一八三团招录、招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以及连队“两委”后备力量100余人,引进援疆干部人才11人。这些青年人才已然成为推动团场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能。
特色产业 硕果盈枝
“这套从意大利进口的全自动成熟蜜取蜜流水线,从蜂蜜采收、净化到蜂产品灌装,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保障了成熟蜜的优良品质。”3月24日,在北屯市新原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蜂蜜灌装车间内,合作社负责人安传远向记者介绍着先进设备。
北屯市新原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一八三团五连,是一家集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在四川、云南等地有4个养蜂基地,蜂群规模达到6600群,年产蜂蜜300余吨,产品畅销法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合作社生产的自然成熟结晶蜜多次代表兵团在国际赛事中载誉而归。
近年来,一八三团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谋划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强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团场农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当前正值团场备耕的关键时期,职工们纷纷谋划新一年的种植计划。“去年我种了56亩鲜食玉米,每亩纯收入有1200多元。”一八三团六连职工李欣说,以往,他一直种植食葵、打瓜等传统经济作物,这几年瞅准团场鲜食玉米种植的良好效益,去年果断转型尝试,结果收益颇丰,今年他决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一八三团地处北纬47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作为团场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之一,团场采取“公司+基地+职工”的模式,大力推广鲜食玉米种植,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至2023年,一八三团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6亿元,建成两座现代化的鲜食玉米生产厂区,构建起涵盖种植、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带动团场600余人就业。如今,一八三团的鲜食玉米已成功打入北京、上海、西安等疆外市场,成为团场响当当的“黄金玉米”名片。2024年,一八三团鲜食玉米产业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名单。
除了鲜食玉米产业,一八三团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实现海水虾的淡化养殖,探索出设施大棚淡水养虾的全新模式。通过“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职工”的方式,规模化发展大棚养虾产业,带动50多名职工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一八三团始终将强化科技创新推广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一系列农业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一八三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团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生态家园 宜居宜业
近年来,一八三团始终坚守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小城镇建设,让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环境的显著变化,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十四五’期间,团场计划植树100万株,新增植绿面积4000余亩。截至2024年底,团场城镇绿化率达65%。”一八三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主任夏凯凯介绍说。近年来,一八三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围绕道路、城镇、水域等重点区域,开展高质量造林绿化工作。
在城镇建设方面,一八三团按照“一心、两轴、五片区”的城镇规划蓝图,紧扣“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城镇建设标准,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
如今的一八三团,漂亮的楼房整齐排列,宽阔的道路干净整洁,美丽的公园绿树成荫,一个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的城镇已初现雏形。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八三团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向阳湖进行旅游开发,成功打造了兵团首个路亚钓鱼运动基地。团场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渔业、服务业、餐饮业等深度融合发展,连续举办多项国家级大型钓鱼赛事,吸引全国各地钓鱼爱好者参赛,向全国游客展示一八三团独特的旅游魅力。2024年,一八三团接待游客28.04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4亿元,文旅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乡村画卷绚丽多彩,发展成就鼓舞人心。如今,在一八三团,公园花团锦簇,美丽连队旧貌换新颜,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