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花草树木装点了城市,却避免不了凋零后成为园林废弃物。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园林绿化废弃物更是优质的有机质资源,持续推动园林绿化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是解决环境负担的必要手段,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
完善的管理是良好运行的基础。要全面摸清园林常用植物以及“绿废”产生总量、种类、来源、分布特点,采用“分区堆放+专车收集+集中处理+因地施用+循环利用”的模式,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体系,明确“绿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管理部门权责范围,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全方位、全链条目标管理,全面提升“绿废”管理水平。
科技创新是提升绿废附加值的核心动力。要整合专业力量,依托园林、林学、植保、环境工程等专业技术力量,建立“高校实验室+产业示范园”联动机制,让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要鼓励相关企业加大技术设备研发和投入力度,提高“绿废”再生产品附加值,推动“枯枝变肥料、落叶成能源”的产业升级。
市场化运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绿废”处置有效激励机制,出台鼓励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形成“收集环节有补贴、处理过程有收益、终端产品有市场”的良性循环机制。要加强市场监管,从垃圾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到产品销售,构建全链条贯通的监管体系。
当修剪下来的树枝变成育苗基质,飘落的树叶化作土壤养分,城市绿化便真正实现了“取之于绿、用之于绿”的生态闭环。让我们加强组织管理、加强科技支撑、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的生态服务价值,真正实现“落叶化土,枯枝归田”的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