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4月2日,以“法润企心 护航发展”为主题的内蒙古三级仲裁机构联企送法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近百位企业代表与仲裁员“面对面”交流,共话和谐劳动关系新路径。
内蒙古三级仲裁机构开展联企送法活动。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呼和浩特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玉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联合开展,通过“政策宣讲+精准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行业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近百家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针对劳动合同、离职管理、加班费核算等十大高频争议,呼和浩特市仲裁员进行细致讲解,并现场梳理法律风险;玉泉区仲裁员用“一张图”拆解劳动仲裁全流程,重点介绍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确认等服务;工会集体协调员解读了“集体协商与‘一函两书’制度”在劳动法监督中的协同运用。活动现场企业代表踊跃提问,仲裁员联合“把脉开方”,给出可落地的法律建议。
仲裁员为企业代表宣讲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李国辉说:“全区三级仲裁机构首次联动开展联企活动,旨在落实‘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重大部署,助力实施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我们将持续开展各类联企活动,让仲裁员当好政策‘宣传员’、风险‘预警员’和纠纷‘调解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据了解,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强化争议源头预防的同时,通过建立“人社+工会”调解工作室、“厅市共建”调处工作室等不断丰富纠纷多元化解渠道,通过常态化、精准化、多元化服务,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助力稳岗就业,护航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冯雷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以联企活动为契机,以三级联动为抓手,聚焦新业态用工等热点,持续推动仲裁服务下沉,让企业“零距离”感受法治温度,真正实现“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共筑和谐劳动关系。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