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小米受挫、蔚来压力大,造车新势力如何“改命”?

记者:周雪松

编辑:李   捷

制图:张宇萱

造车新势力为新能源汽车崛起进程贡献卓著,而命运却大相径庭。

日前,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位老板李斌、何小鹏、李想再次同框,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从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的观察来看,李想最为松弛。

3月29日,记者见到李想,他一身休闲装扮,身穿一件轻薄的黑色羽绒上衣,交谈中,李想语速平稳,语气和缓。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何小鹏和李斌身着西装,行事干练,走路都带风。

论坛现场,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吸引了众多目光。何小鹏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表示,小米汽车三季度可能盈利。不过,随后发生的意外事故也给小米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一预测的走向也充满变数。

目前,这几家造车新势力,仅有理想实现盈利,小鹏、蔚来和小米都还在泥潭中挣扎,尤其是蔚来,压力不小。“蔚来确实今年压力比较大,我们会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运营质量,争取早日实现盈利。” 李斌坦言。

01 造车新势力决战“生死关”

进入2025年,造车新势力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尤其是连年“烧钱”巨亏的企业,如果未见起色,在行业内卷加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面临重重挑战。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前述论坛上说,智能电动车尤其是后面即将来临的自动驾驶,安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了。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开场就为新车宣传不同,李想着重分享了理想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该系统开源给同行使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李想应该是造车新势力中压力比较小的人,其创办的理想汽车已连续九个季度盈利,2024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连续两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全年交付量达500508辆,稳居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

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最新的数据来看,2025年3月份,零跑汽车销量达到37095台,位居行业第一,理想以36674台仅排名第二,其次是小鹏汽车和小米汽车,分别以33205台和超过29000台位居第三、第四,而蔚来汽车以15039台排名第七。

理想虽然盈利,但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2024年理想汽车净利润为80.5亿元,同比下降31.9%;全年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9.8%,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不过,理想的财务状况相对良好。截至2024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现金储备达到1128亿元,在“蔚小理”三家车企中资金保障最为充沛。

相比之下,小鹏、零跑表现也算不错。小鹏汽车2024年实现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全年共交付新车190068辆,同比增长34.23%。第四季度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23.4%,环比增长59.4%。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交付91507辆,环比增长96.6%;汽车毛利率达10%,实现六个季度连续增长。零跑汽车相关人士则对记者透露,零跑今年有望实现盈利。

眼下,造车新势力都铆足干劲,决战“生死关”,想早日过了盈亏平衡这道坎。之前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也有可能在今年盈利。这样,今年四季度就成了造车新势力“闯关”的关键节点。

部分造车新势力看到曙光,是否意味着今年行业生存环境向好?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对此并不认同,但他对小米汽车发展前景看好。

“小米汽车盈利没问题,不用等到今年四季度,三季度就能盈利。” 3月29日,何小鹏对记者说。然而,仅仅过了两天,媒体就报道小米汽车出现致三人死亡的事故,尽管事故调查结论还未公布,但小米集团股票出现异动。

4月1日,港股市场小米集团股价收盘报46.5港元,股价下跌5.49%,创下2月18日以来的新低,连日来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小米集团股票较3月19日的历史最高价59.45港元下跌21.7%。

当天晚间,雷军对3月29日晚上发生的导致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的交通事故作出回应,代表小米,向遇难者的家人表示慰问,并透露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赶赴了现场。由于事故还在调查,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

一位关注汽车行业的专家告诉记者,根据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态势预测,一个中端品牌需要年销售量达到50万辆,一个中高端要达到30万辆才能实现盈利,今年小米盈利的难度有点大。若相关事件发酵,结果怎样不好说。

02 小鹏、蔚来今年会不会盈利?

近期随着2024年财报的公布,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状况又一次呈现在公众眼前,分化比较明显。不少造车新势力经过十年的打拼,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而行业的竞争也从当初的“烧钱换市场”逐渐转变为“盈利定生死”。今年,造车新势力更是集体打响了盈利攻坚战。

业内人士分析,赛力斯依靠华为光环赋能实现“躺赢”;零跑汽车相比“蔚小理”而言,体量虽小却最接近盈利;蔚来汽车营收同比增长,但亏损额较大;小鹏汽车依赖低端车型和大众汽车的技术服务费净亏损收窄。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2024年净亏损57.9亿元,同比收窄44%,且毛利率显著提升,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1.5%提升至14.3%,汽车毛利率从-1.6%转正为8.3%,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更是首次达到10%,成为全年高点。

蔚来汽车2024年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全年共交付新车221970辆,同比增长38.7%。其全年净亏损达到224亿元,扩大8.1%。蔚来已连续巨亏多年,如何尽快扭亏备受关注。

对于蔚来汽车来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此,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主要靠两个办法:一是多卖车,卖更多的车;二是降低成本。

“大家都知道,蔚来从经营上来讲是有很大的压力,我们当然是需要提高效率,而且降本,但是我们对研发的投入仍然是非常坚决的。两件事我们很坚决,一个是研发,一个是充换电网络。”李斌说。

何小鹏透露说,小鹏汽车现金流已经赚钱了,已经实现正向现金流,去年四季度正向现金流达到60亿元。今年四季度,小鹏汽车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点。

李斌则在内部立下“军令状”,蔚来四季度必须盈利。在某车企人士王聪看来,今年小鹏汽车有可能盈利,但蔚来比较悬。“小鹏汽车方向走对了,自己的定位很明确, 从长城汽车挖来的总裁王凤英操盘能力很强。而蔚来不太会经营,需要一个像王凤英这样的人才。”他说。

现在汽车市场太卷了,车企之间彼此都不服。有小米汽车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在销售层面,小鹏和蔚来都不如小米,不管从销量还是客户的认可度来说小米都不错。

谈到小鹏汽车和蔚来瞄准四季度盈利,某车企相关人士也直言,小鹏和蔚来今年盈利可能性不大。“行业价格战或者说‘卷’还在加剧,他们并没有真正硬核的产品或产品力,更大规模化和毛利率空间都很低。”

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还是在向头部几个自主品牌集中,总量增加不会太大,小鹏和蔚来的规模化和毛利空间之所以难上去,原因还是在自身和对手。

“他们自身并没有特别有产品力的核心技术或护城河,对手都在‘卷’和主动发起战争。”这位人士最后对记者如是说。

看来,今年小鹏汽车和蔚来能否盈利还有待时间验证。

(转自:中时财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小米受挫、蔚来压力大,造车新势力如何“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