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争当发展“小老虎” 绘就镇域“大荆彩” | 松滋市街河市镇:“三步破局”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

转自:荆州发布

开栏语

2022年以来,我市对镇域经济进行提级考核,围绕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新增“四上”企业数量等重点指标,定期开展“比亮晒”活动,倒逼128个乡镇奋力加速跑,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旺镇、文旅名镇竞相涌现。

镇域经济竞相发力,支撑了全市主要指标强劲增长。2024年,我市乡镇工业总产值达3239亿元。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争当发展‘小老虎’ 绘就镇域‘大荆彩’”专栏,展示各乡镇(街道)在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发展工业经济、培育“四上”企业等方面的典型作法和成功经验,深入解读其背后的成长密码。

镇域名片

街河市镇地处松滋市中南部,辖区面积82.76平方公里,自古为松滋南部商贸枢纽。全镇规上工业企业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4亿元、同比增长17.3%。三年新增“四上”企业35家。

2024年全镇工业商贸税收1300万元,实现3年翻番,镇域经济跃居松滋市首位,荆州市二类乡镇榜首。街河市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街河市镇新星村入选全国“零碳乡村”标准试点。

晨光初现,微风拂面。松滋市街河市镇,巨大的发展浪潮正悄然涌动。从曾经的“追赶者”到如今的“领跑者”,街河市镇用三年时间,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在深化存量变革、加快增量崛起、谋求变量突破的征程中不断前行,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三步走”激活产业“聚变效应”

在街河市镇东升村,湖北松滋新沄创业园办公楼的外墙上,满墙的企业牌匾熠熠生辉,这是镇招商专班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成果。

“我们坚持‘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先易后难、颗粒归仓’的思路,创新实施‘三步走’引资策略。”该镇党委书记杨启俊说,这一策略既考虑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的现实,又充分发掘镇区商贸传统优势:第一步引进客商成立销售公司,第二步租厂房试生产后帮扶进规进限,第三步企业稳定后自建厂房扩大投资。

走进湖北科宁科技有限公司那忙碌的生产车间,4条自动化表面活性剂生产线正有序地运转着。这家于2023年通过招商成功引进的化工企业,诠释了街河市镇“三步走”引资法的经典路径。

首先,注册公司开展销售业务,“投石问路”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探清道路。“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很快在镇政府帮助下租赁厂房,投入生产线,在当年便顺利进规入库。”企业负责人吴照国说,如今,企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建厂房以扩大生产规模。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建厂,投产扩能后,年产值预计达到5000万元。

这种“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灵活策略,成了街河市镇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通过“三步走”的精准布局,三年间全镇新增“四上”企业35家,其中商贸业22家、工业6家、服务业5家、建筑业2家,涵盖多个产业领域,形成“二产打基础、三产增活力”的产业生态。 

更为可喜的是,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地方税收。杨启俊算了一笔账:“2021年工业商贸税收仅600万元,去年已突破1300万元,翻番的背后是‘三步走’释放的链式效应。”

从“小步快跑”到“大步跨越”,街河市镇以“颗粒归仓”的精准策略,盘活闲置厂房、土地等资产23处,撬动63个优质项目签约落地。202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8.4亿元,同比增长17.3%,镇域经济“聚变”的能量正在喷薄。

从“坐等靠”到“拼抢实”

“现在招商是全员‘抢’!”镇党委副书记孙春雨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全国客商信息。2021年,街河市镇镇域经济在松滋市排名第七。

如何破局?镇党委进行了一场刀刃向内的作风革命,“倒逼全镇干部转作风、提能力、强本领,大胆把干部们派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一线锻炼,”杨启俊说:“只有团结才能破难,只有钉钉子才能持续破难。”随即,35名年轻干部被派往招商一线,考核奖惩机制与项目落地直接挂钩。

干部化身“服务员”“业务员”:为引进松源建筑公司落户,孙春雨一年内九赴武汉,帮办资质认证时一直坚守在政务中心,这种拼命的精神和实干的作风,让企业看到了镇政府的诚意与决心——

至诚服饰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与天津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成功稳住30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更是增长40%,企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稳;

中汇立恒项目土地收储遇阻时,专班连续两周蹲点协调;

中诺亚星二期管道迁移难题,镇干部带着施工队现场办公三天三夜,让企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没有了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生产经营;

……

三年来,街河市镇新增项目66个,入库总投资33.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1亿元,众多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返乡企业家张连新感慨地说:“家乡干部的拼劲,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营商环境,我们愿意在这里继续投资兴业,与镇一起共同发展。”

“拼抢实”的作风已成为街河市镇突破发展的精神密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投资。

农旅融合绘就乡村新图景

春日的街河市镇新星村,麦乡田园景区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这里,1500亩脐橙苗长势旺盛,与乡村民宿、研学体验相融合,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成功接待游客4万人次,旅游收入更是突破150万元,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更值得一提的是,景区所推广的“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将养殖场产生粪污转换成沼气能,不仅可供村民生活用能,沼渣沼液还可作为有机肥直接用于脐橙种植,年减少化肥使用30吨,碳排放降低18%,开启绿色转型之路。

2023年,新星村成功入选全国“零碳乡村”试点,街斯田园片区、新星村麦乡田园也顺利创建为3A 级景区,乡村旅游和研学旅游蓬勃发展,为乡村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脐橙种植大户付静感慨道:“从前种脐橙只能靠天吃饭,如今镇里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我们的脐橙真成了人人喜爱的‘致富果’。”

农旅融合,犹如一股清泉,让乡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新星村党总支书记吴志强介绍:“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如今景区建起来了,回家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乡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街河市镇正以昂扬的姿态,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松滋大地熠熠生辉。

概说未来

松滋市街河市镇党委书记 杨启俊:

勇当镇域“小老虎”

拼出发展“新速度”

街河市镇将坚决扛起打造“商贸物流重镇”的光荣使命,以“重新归零再出发”的心态,以“燃烧、沸腾、奔跑”的状态,以“逢一必争、逢冠必夺、逢旗必扛”的姿态,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全力拼出镇域经济新天地。

精准招商强动能。紧盯“一号工程”大抓招商,深化“三员招商”机制,联动“老板、教授、干部”资源,激活老乡会、商会等平台,瞄准商贸物流、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主攻方向,力争全年力争新签约、履约项目20个以上。

项目攻坚提能级。推行“一项目一专班”包保机制,全速推进15个新项目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亿元,增长30%。以项目“加速度”筑牢发展根基。

产业升级拓空间。实施“龙头扩产、企业进规、低效焕新”三大行动,专班培育“四上”企业,力争今年新增“四上”企业15家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10亿元,增长20%,以产业矩阵释放规模效益。

全镇上下将凝心聚力,以“镇域小老虎”的拼劲,为荆州整体提升“七力”、建功“支点建设”和松滋“冲刺百强县、建设示范区”贡献更多街河市力量!

记者手记

以“归零心态”迎接挑战

街河市镇,我触摸到一场静默却炽热的变革。这里没有先天禀赋,却用三年时间撕掉了“农业镇难突围”的标签——工业税收翻番、零碳乡村崛起、招商项目扎堆。逆袭的密码,藏在镇干部磨破的鞋底与企业家舒展的眉梢之间。

走进镇政府,墙上的标语泛着旧痕,笔记本里却写满新故事。当考核奖惩与服务效能挂钩,从“坐等靠”到 “拼抢实”的转变也就顺理成章。

街河市镇像一面棱镜,折射出镇域经济发展的另一种可能——当基层治理者以“归零心态”打破思维定式,用系统思维缝合产业断层,再平凡的土地也能迸发惊人能量。

记者:陈旭 杨尹 吴斌  通讯员:付亮 郭维 赵书涵 杨亚兵

编辑:李卓传鑫

责编:解秀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争当发展“小老虎” 绘就镇域“大荆彩” | 松滋市街河市镇:“三步破局”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