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9日刊登题为《在新加坡人重新发现中国之际,年轻旅行者一马当先——“这很容易”》的文章,作者是琼·姚(音)。全文摘编如下:
在过去一年里,28岁的乔迪·谢(音)七次前往中国。
作为一名远程办公的新加坡科技销售代表,谢女士访问过北京、上海和成都等许多中国大城市,但她也曾另辟蹊径前往新疆、湖南和云南等地——常常是独自上路。
是什么促使她不断回到中国?亲近自然、出行方便、物价低廉以及一种对中国文化、语言和人民的深爱。
刻板印象不断被打破
“我非常喜欢待在云南大理,所以我经常回去。”谢在接受香港《亚洲本周》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那儿距离山地和湖泊很近,天气宜人,有好茶和新鲜的农产品,生活节奏较慢,还有不少民宿和酒店,住宿费用比新加坡便宜很多。”
谢是日益庞大的一批正重新将中国作为首要旅行目的地的新加坡年轻人中的一员。行业观察人士称,这一趋势从去年2月起开始加速,当时中新双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并停留30天的政策正式生效。
根据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从新加坡到中国的访客人数增加一倍多,从2023年的26万人次增加到约53.5万人次。人们的兴趣正在迅速升温。
希尔顿连锁酒店集团关于旅游业趋势的报告指出,在去年12月节日季期间,从新加坡到中国的旅行人数激增。与2023年同期相比,到访北京的人数增加了48%,而上海和广州则分别增加了81%和87%。
旅行网站“TTG亚洲媒体”援引希尔顿集团的报告称,近1/4新加坡Z世代和阿尔法世代旅行者对访问中国表现出强烈兴趣。
旅游公司也注意到这一变化。新加坡团队旅游运营商曾兄弟旅行社市场营销传播助理总监杰里迈亚·黄(音)说:“我们看到年轻一代兴趣的迅速增加。虽然像欧洲、日本这样的目的地仍是热门选择,但中国的势头正在明显增强。”
在新冠疫情前,中国常被认为是一个对于年轻游客而言保守、甚至没有吸引力的目的地。这种看法正在改变。
黄说:“今天,我们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在社交平台热议、文化好奇心以及对中国独特传统与现代融合重新欣赏的驱动下,在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不断上升的软实力的吸引下,旅行者对中国的热情日益高涨。”
探索小众旅游目的地
虽然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始终是首次访客的热门选择,但许多年轻旅行者正在前往更远的地方。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等曾经被认为是小众目的地的地方,正凭借它们“辽阔地貌”和“沉浸式文化体验”日益获得关注。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报告指出,人们对中国的兴趣在后疫情时代一直在稳步上升。报告称不仅来自新加坡,而且全球范围内前往中国的入境游客人数出现大幅增长。签证要求的放宽和空中航线的恢复被认为是关键因素。
根据上个月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去年入境游客近1.32亿人次,较2023年上涨60.8%。其中2012万人次以免签方式入境,是2023年的两倍多。
对许多新加坡人来说,中国的吸引力来自名牌景点以外的地方。部分由于社交平台的影响,人们对这个国家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29岁的律师莎拉·汗说,TikTok和照片墙等社交平台让像云南这样的目的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促使她的许多朋友在冬季前往。汗本人则选择不同的路线,她前往广州、桂林和张家界。
在中国使用导航和支付服务是外国游客面临的一个障碍,对汗来说却是一种流畅的体验,她可以下载必要的手机APP。
她说:“这对于年轻的新加坡人来说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精通科技。一旦你搞定移动支付,你的中国旅行就会变得轻而易举。”她还表示,物价低廉是吸引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首次访问中国的本尼迪克特·顾(音)来说,安全是他和妻子在北京迎接新年并在随后前往上海的决定性因素。
这名29岁的科技销售代表说,看过一些游客遭遇扒手的报道,欧洲和美国一些观光目的地让人觉得不安全。
顾承认,他对中国的最初印象受到了过时刻板印象的影响。他说:“过去你会听到关于中国环境脏乱或人们举止粗鲁的说法。但现在当人们说到中国时,它被视为是现代、超前和处于科技前沿的国家。”
他对上海宏伟壮观的景点印象深刻,并说起一家购物中心内的宠物园和配备缆车的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
寻根之旅巩固文化根基
除了旅游景点,历史传承也在吸引新加坡人回到中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占人口四分之三的新加坡多数族群华人来说,探访家族的故乡通常是极其私人化的旅程。
安东尼·陆(音)指出,许多新加坡华人家庭把这些旅行视作巩固文化根基的机会。荷兰缤客公司的旅行趋势研究显示,超过五分之四与家人一起旅行的新加坡人说,让孩子接触自己的文化传统是行程的重要部分。
45岁的传播经理何淑芬(音)就是这样。她在本月早些时候和14名家族成员一起前往海南探亲。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修缮不久的祖屋,祖屋在房顶坍塌后进行了修复。
这个15人的团队涵盖了三代人,包括何淑芬79岁的母亲,这是她自父亲在二战前离开家乡前往南洋——这是历史上被用来称呼东南亚的词汇——后第一次访问海南。
何淑芬说:“看到她第一次与那些素未谋面却有着不可否认血缘关系的亲戚们相见,真是让人极其动容。”
何淑芬称此次旅行是建立不同世代间联系的一个难得机会。她说:“能够同时与家中的长辈和最年轻的成员一起旅行感觉是一种真正的幸事。虽然我是在新加坡出生和长大的,但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将强化我的身份认同,并重新确认对我最为重要的那些价值观。”(编译/曹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