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宁发布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加速成型、生产车间高效运转……踩着春天的鼓点,全市上下拼抢赶超春潮涌动,处处跳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推动项目开工形成有效投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蓄势赋能。
在梅轮电梯南宁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已建成的一期主体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对智能生产线进行设备调试。记者 潘浩 摄
项目向新
入驻企业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近日,位于南宁东部新城六景工业园区的高速数据传输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PCB项目)建设现场,近250名管理及施工人员忙碌有序,全力推进厂房提升改造、新建厂房基础施工。截至目前,PCB项目一期已实现废水处理车间、PCB厂房中庭主体结构封顶,一期整体技改工作进度完成率达90%,新建表面处理厂房基础工程正有序推进。
记者在PCB项目一期厂房看到,项目入驻企业南宁东润电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进场工作。“我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两套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投产后可达到月产10万平方米高精密多层线路板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能满足超过30种高精密多层线路板产品的批量化生产需求。”该公司技术副总经理陈志宇介绍。
陈志宇说,南宁东润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同行业少数具备批量生产高密度互连HDI板能力的企业之一,“我们在邕的项目投产后,将具备PCB全流程制作能力,而且在多层压合、钻孔、内外层线路、表面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工艺先进,孔径、线宽、线距、层数等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重大项目向“新”而行,产业升级迈进“快车道”。PCB项目将分两期建设,规划开展多层PCB线路板、表面处理、高频高速5G线路板、电池储能及配套等高速数据传输全产业链研发制造,预计项目整体建成达产后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加快形成高速数据传输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集聚、向“新”发展,助力南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广西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要配套基地。
项目业主单位南宁交投新跃产业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陈星宇表示,公司将紧盯建设时序,积极与合作企业加强沟通协调,科学优化施工组织,狠抓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展开多点化施工,尽快完成厂房施工交付工作,满足企业设备进场条件,为做优做强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夯实基础。
车间向智
“广西电梯南宁造”迈出重要一步
去年,南宁市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梯生产企业——广西梅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并在邕宁区落地了总投资5亿元的梅轮电梯南宁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改变了过去南宁长期依赖外部供应的局面,填补了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电梯制造行业的空白。
近日,记者来到梅轮电梯南宁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看到,一期主体生产车间已建成,技术人员正在对智能生产线进行设备调试,一台台工业机器人在电梯部件加工上实现了自动取料、自动加工、自动下线。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意味着“广西电梯南宁造”取得了新进展。
“南宁市给予了大力支持,让项目迅速完成从拿地到主体车间建设、设备进场,实现一期试产。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电梯2万台、维保5万台的能力。”广西梅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军锋说,一期主体生产车间全部采用智能化无人生产模式,引进了20余条六轴机器人生产线。项目建成后,车间将朝着无人化、智能化工厂的目标推进。
随着项目的加快推进,该公司吸引了广西各地客户前来考察,目前已拿到不少订单。“我们选择落户南宁,主要是看中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今后可以更好地开拓东盟市场,还能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维保等售后服务。”该公司营销总监李峰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广西梅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用来测试验证高速电梯提升速度和大载重的126米试验塔,建成后,可同时测试8台不同类型的电梯及公交重载型自动扶梯,推动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提升自身实力,推动南宁电梯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结构向优
实施重点项目攻坚突破行动
今年以来,南宁市以“开局就要加速、起步就要争先”的勇气和魄力,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落细落实重大项目联系服务机制,精准开展融资、用工、产销对接、政策兑现等专项服务活动,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推动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投产增效,形成新增长点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目前,比亚迪碳酸锂项目、比亚迪电池二模块扩能项目、红牛饮料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建成投产。比亚迪电池三模块、太阳纸业二期、拓米柔性玻璃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预计今年陆续投产,为首府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闭国础介绍。
下一步,南宁市将实施重点项目攻坚突破行动,紧盯重点产业链“龙头型企业”和“产业链卡位式企业”精准招商,力争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超160个;提速重大项目建设,制定重大项目开工、在建、竣工“三张清单”,集中力量推动和泰新材料、弗迪扩能、宁福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爱森、产投铝圆片等项目开工建设;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大力推进技改升级,申报全国工业技改试点城市,力争新增“千企技改”项目200个;谋划实施一批引领带动作用强、投资规模大的“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力争新增“双百双新”项目10项,推动有效投资规模扩大结构向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