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提出,“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两年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聚焦重大慢病、重大疑难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特殊环境疾病等,推出一批临床疗效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中药创新药。”正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的切实体现。
在健康成为全球发展核心议题的当下,重大慢病、疑难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西医药在应对这些难题时,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越来越显示出诸多治疗局限与副作用大等问题。而中医药凭借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数千年的实践经验,优势尽显,与西医药恰成互补,为解决人类健康难题开辟了新路径,彰显出中国药的独特价值。
比如,在重大疑难疾病方面,青蒿素的诞生,使疟疾这一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得到有效控制,拯救了无数生命;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深度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大幅降低病亡率,缩短康复周期。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病方面,西医往往侧重于指标控制,难以从根本上调节人体整体机能,中医药则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这些生动的案例,都充分展示了中国药在守护人类健康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落实《意见》提出的“加强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名医验方等的挖掘和转化。”通过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能够催生出更多疗效卓越的中药产品,同样是推动中国药发展的关键。
中国药不仅守护着中国人民的健康,更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意见》单列一章“推动中药开放发展”,突显了推动中药造福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意见》提出“高质量推进中医药‘走出去’,推动中药产品国际注册和市场开拓。”中药企业应当主动对标国际标准,加大研发投入,规范临床试验流程,全面提升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岭药业等一些先行企业已经做出表率,积极探索国际市场,成功推动中药产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意见》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合作机制,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通过与国际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中医诊疗服务,不仅可以让更多国际友人体验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还能将中医药理念“说明白、讲清楚”传播到世界各地。
生产更多有效“中国药”,不仅有益国人,通过推动中药开放发展,让中医药走出国门,更能为全球健康事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相信随着《意见》的深入落实,中医药必将在全球健康舞台上大放异彩,“中国药”也将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评论员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