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本网4月1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巴依斯古楞 李可新)4月1日,锡林郭勒盟2.2亿多亩草场陆续进入为期45天的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期间,锡林郭勒盟将通过“科学休牧+生态补贴”模式,以每亩1.125元的标准,发放2.5亿元补贴资金,切实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
为确保休牧政策落实到位,锡林郭勒盟各级草场监管部门借助智慧监管平台,运用高清摄像头和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将对休牧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精准识别违规放牧行为。同时,该盟林草部门和基层执法队员开展常态化巡查,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的监管网络。
据悉,2025年,锡林郭勒盟创新实施“分区差异化休牧”政策,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和牧草返青情况,将全盟划分为两个区域,南部、西部7个旗县从4月1日开始休牧,中东部5个旗市则从4月5日开始,各地还可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对休牧时间进行适当调整,让休牧政策更加精准科学。
监测数据显示,近5年,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盖度较上5年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达到了48.48%,亩产草量提高18%,达到每亩61.09公斤。
记者从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呼伦贝尔市9329万亩草原将于4月10日正式进入为期45天的休牧期。呼伦贝尔草原大部分集中分布于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这牧业四旗。通过实施季节性休牧措施,促进草原生态休养生息。
在本次休牧期内,严格遵守休牧制度的牧民,将按照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获得每亩0.73元的补贴;违规放牧者则会面临每羊单位120元的罚款,多次违规将扣发补奖资金。
随着休牧政策的推行,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改善成效显著。2024年,呼伦贝尔天然草原草产量1876.25万吨,草原生产力125.7公斤/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6.38%,草群高度36.78厘米,各项指标连续多年名列自治区前列。今年,呼伦贝尔市印发《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旨在通过打造现代化畜牧业生产链、锻造集成化畜牧业产业链、塑造高效化畜牧业监管链,实现牧民增收与草原生态恢复的双赢目标。
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