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兰州发布
编者按:一季度,全市各乡镇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强省会大会精神,聚焦“狠抓落实年”总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和“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在项目“双进双产”、“3+2”现代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上聚焦发力、集中攻坚,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进1139工作部署取得新突破、见到新成效。现将第十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发言材料予以刊发。
铆足干劲促发展
争先进位作贡献
兰州高新区街道党工委书记 完颜旻
兰州高新区街道全面落实1139工作部署,择高而立、向新而行,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22.6%。
一、坚持“拼”和“抢”,凝心聚力建项目。狠抓项目“双进双产”,建立包抓、招引、落地、服务“四项机制”,全力塑造“形神兼备”科技园区。一是拓展增量抓引进。坚持招大引强、梯度培育,深度嵌入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育成体系,累计对接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项目51个,引进实施中煤航测、天猫校园区域总部等项目8个,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街道招商格局。二是加强调度抓落地。实行“1名班子成员+1个工作专班+1套推进计划”服务机制,总投资12亿元的斌鑫云颂项目完成7栋住宅楼基础及幼儿园主体工程,2条商业示范街、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长者食堂”建成投运,惠及群众3.2万人。三是立足区位抓谋划。着眼提升高新区雁滩片区创业宜居水平,精心谋划总投资130亿元的3个城市更新项目,同步实施3个老旧小区改造,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04亿元,不断提升项目支撑能力。
二、紧扣“高”和“新”,坚定不移育产业。深入开展“扫楼、挖潜、提质”行动,一季度新增企业151户,其中科技类54户,提升园区产业创新内核。一是培育壮大楼宇经济。打造集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为一体的17座楼宇经济体,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政策对接、联动引育”工作机制,吸引3个区域销售结算中心、17户企业区域总部入驻园区,一季度楼宇企业预计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6.5%,不断增强集聚辐射力。二是精心做优数字经济。聚力数字经济强本拓新,服务推动265户数字企业扩量提质,一季度预计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11.2%。紧跟AI技术发展风口,邀请专家学者为120家企业开展DeepSeek应用培训25场次,助力企业抢占新赛道。三是焕新升级实体经济。突出高端制造、生物制造两大核心,紧抓“两新”政策机遇,推动制造企业设备升级,打牢增产增效基础。当好企业开拓市场“销售员”,开展特色产品推介152次,带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11%。
三、突出“实”和“快”,精益求精优环境。擦亮“高新事·高兴办”服务品牌,积极建设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创新创业沃土。一是服务创新建体系。争取省市发改、人社、招商等部门支持,帮助欧美同学会西北海创中心、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对接企业136次,达成合作协议21项,为13户科技企业授信12亿元,协调解决50名新引进人才安居、就医、上学等问题。二是迎难而上勇攻坚。紧盯征拆难题,坚持班子包抓、党员带头、全员参与,拿出水磨工夫一家一户讲政策、听诉求、答疑惑,困扰出行10年的雁兴路断头路于今年1月顺利通车。总投资16亿元的均家滩城市更新项目,仅用20天完成拆迁协议签订,交付土地132亩,有力保障项目快推进、早建成。三是用心用情真服务。深入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制度,一季度上门走访企业465户,协调解决证照办理、市场营销、融资需求等问题165个,为企业提供“零距离”优质服务。针对企业工难、法律纠纷等问题,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会15场次,达成就业意向1563人;联系法检干部、资深律师入企讲法、答疑解惑24场次,得到企业广泛好评。
锚定项目“双进”目标
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
永登县树屏镇党委书记 贾泽峰
树屏镇纵深推进1139工作部署,坚决打好项目“双进”大会战,着力推进“小县大城”永登实践。一季度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同比增长106%。
一、以分秒必争的干劲,抢抓项目引进。紧盯“3+2”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奋力实现项目引进大突破。一是紧盯发展谋项目。按照“缺什么、谋什么”原则,先后实地踏勘、会商座谈12次,谋划总投资4.2亿元的屋顶光伏等项目6个。以“水墨丹霞”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统领,争取总投资3.4亿元的“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项目22个,投资2414万元的人居环境提升项目5个。二是巧借平台引项目。依托树屏众创城食品产业园区,引进投资2亿元的兰州牛肉面超级工厂,配置15条生产线,生产牛肉面8类要素产品,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打造省内最大的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组织“政银企”对接会6次,引进投资2.7亿元的五金建材项目,建成后可入驻加工仓储类企业185家。三是立足资源招项目。聚焦“引大引强引头部”,先后5次赴北上广对接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以商招商”方式,招引总投资18.6亿元的兰州树屏食品产业园二期等“大好高”项目7个,食品产业园打造“两厂两中心一基地”,建成后可容纳企业150余家,带动就业2万余人,年产值达千亿。
二、以一抓到底的韧劲,狠抓工作落实。紧盯“狠抓落实年”总要求,真抓实干、靶向施策,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一是不折不扣抓落实。建立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措施、一个实施方案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净菜保鲜菜超级工厂等8个项目全部开工复工。二是雷厉风行抓落实。落实“1+5+X”项目推进机制,紧盯土地、资金、审批“三大前期”,建立班子成员包抓机制,采取专班推进、清单管理的办法,对接发改等部门,集中20天时间,为6个项目办理备案、“两证一书”等手续。三是求真务实抓落实。采取“股票田+X”模式,由西部银润牵头整合旱地6000亩,建设原料种植基地,为牛肉面超级工厂提供必需原材料,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24万元,人均收入提高3000元以上。四是敢作善为抓落实。针对园区电力短缺问题,先后7次对接省市发改、供电等部门,争取实施投资3280万元的尹家庄110变电站扩建项目和投资8184万元的众创110变电站新建项目,有效解决制约园区长足发展的用电难题。
三、以攻坚克难的狠劲,优化营商环境。紧盯“全市领先、全省争先”目标,聚焦需求、跟踪服务,努力实现营商环境大提升。一是入驻园区便捷办。依托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聚合综合服务、市场监管等9个服务窗口,提供招商引资、答疑解难等“一条龙”精准服务,今年协调办理项目备案11件,帮助5家企业办理工商、税收等手续,对接落实贷款2000万元。二是紧跟项目高效办。针对G6、G30、G312线等省列重大交通项目,镇执法队一日一巡查,建立问题、服务、办结“三本台账”,清单式、项目化跟进,制止抢建11起,拆除违法建筑8处,解决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问题7件。三是纾解困难精准办。落实“包抓联”“六必访”机制,全覆盖包联134家重点企业、14个重点项目,常态化开展“察企情、解企忧、暖企心”行动,累计帮办、代办、领办审批事项78件,完成“个转企”13家,“小转规”7家。
实干当先促发展
奋勇争先谱新篇
城关区广武门街道党工委书记 瞿丽君
广武门街道聚焦1139工作部署,以“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的决心和干劲,实干当先抓投资、破难题、优服务,奋力冲刺“开门红”。预计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0%。
一、加力扩投资,培育发展新动能。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不断引增量、盘存量、强总量,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围绕打造“7+N”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按照“以楼聚产、以产兴街”的思路,依托辖区5座头部高端商务楼宇,积极招引区域结算中心和功能性总部,累计入驻浦发银行等现代服务企业110家,上拉三产增速3个百分点。二是用心做优首店经济。立足街道资源集中、消费活跃的优势,引导万象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改善购物环境、优化消费服务,累计引进劳力士等兰州首店154家。三是深化培育企业入库。扎实开展“四转”工程,精准锁定、靶向培育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一企一策”建档立卡,确保成熟一个、入库一个,累计完成“个转企”60家,“下转上”2家,新入库企业21家,积极探索“法产并重”模式,实现万象城Ole超市入库纳统。
二、聚力破难题,增强发展竞争力。坚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攻坚化解制约辖区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题。一是靶向发力破难题。针对鸿运茂二期安置楼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停工3年、拆迁户无法回迁的问题,70余次与承建方、拆迁户、司法机关对接,通过协调司法介入、争取纳入“白名单”等方式,推动原承建单位全面退出,新承建单位入场复工,并形成有效投资。二是开足马力抢进度。针对中心城区项目征收难、复工迟、落地慢问题,采取“台账管理+动态监测+专班调度”模式,实时掌握跟进项目形象进度,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推动省科协民勤街家属院旧城改造项目2月底复工,当月实现入库,并上报固定资产投资。三是主动出击挖潜量。发挥中心街道省市部门多、金融机构多、重点企业多的优势,班子带队对潜在项目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排摸,动态跟进采购线索,排摸、挖掘设备购置投资潜量。
三、致力优服务,营造发展软环境。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为各类经营主体打造安心舒心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尽心服务强保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行“五办”机制,19项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接待群众咨询6100人次,受理行政审批及其他服务事项1697件。认真抓好12345便民热线办理,积极解决居民群众诉求。二是协调联动纾企困。全面落实“包抓联专员”机制,持续开展“六必访”活动,走访包联企业924人次,开展送政策入企业活动6轮次,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春风行动”招聘会等活动40余场次,积极为23家企业协调融资贷款,签订劳务合同150人。三是兜牢底线保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辖区3103家企业、2950家个体工商户以及972处九小场所进行全覆盖常态化巡查,扎实开展校园安全、液化气及燃气安全、电动车飞线充电等专项整治,累计检查3721家,消除安全隐患313处,以实际行动答好平安报表。
闯关夺隘决战首季
实干当先决胜全年
榆中县委常委、和平镇党委书记 李 超
和平镇坚决贯彻落实1139工作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奋力夺取“开门红”。预计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09%,引进到位资金3.4亿元,同比增长129%。
一、精准发力,提速提效抓项目。坚持项目为王,大抓“双进双产”,持续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一是精准谋划蓄项目。立足城乡建设短板,紧盯政策方向、投资导向、市场趋向,在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综合管网改造等领域谋划项目13个,主动走访企业、高校,积极申报“两重”“两新”“三大工程”项目7个,以点带面形成辐射发展。二是靶向发力引项目。纵深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借助高校、物流、商贸资源虹吸效应,推动总投资54.28亿元的和平城市创新赋能中心、兰州碳中合金属科技产业园等15个项目线索选址落地,投资14.1亿元的兰州副食品零碳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三是攻坚提速推项目。落实领导包联、常态对接、专班跟进,推动财大体育馆、中医大宿舍楼等6个总投资21.3亿元的新建项目全面开工,韵达兰州产业园、顺丰智慧供应链、极兔快递产业园等7个总投资18亿元的续建项目满弦赶工,跟进对接世界500强太平洋建设集团兰州总部落户和平。
二、聚链成群,扩量提质育产业。优化环境激发新质生产力,构筑全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立足中心镇建设目标,科学编制百亿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聚焦中转分拨、快递配送、冷链物流,整合提升仓储企业657家、快递物流企业186家、物流园区18家,同步配套总部经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智慧产业,实现规划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造西北物流总部“华新镇”。二是源头激发产业活力。聚焦打造“3+2”现代产业体系,培育金阳高科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成果就地转化,依托中医大“中医陇药”优势,补齐种植、检验、生产、推广中药材产业链,新增市场经营主体147家,持续做好“四转”工程,大力激发产业动能。三是紧盯需求纾困解难。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机制,做到亲商、爱商、护商,全覆盖走访规上限上企业42家,梳理企业需求23项,协调解决困扰金川科技园、兰州物流园等龙头企业融资贷款、用地调配、道路交通难题13件,土地调规32.58亩,打通断头路4条,做到对企业“无事不扰、有事必到、难事必办”。
三、统筹推进,综合施策强治理。坚持向难而行、向高而攀,统筹抓好经济和平安“两张报表”。一是城乡融合促发展。巩固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带成效,将全域环境整治彻底嵌入现代化城市治理,加快实施薇乐大道线杆改迁、桑园子黄河生态廊道、冯湾现代设施农业等10个城乡融合项目,真正实现以城带村、以村兴城。二是久久为功破难题。全面落实市委“狠抓落实年”总要求,多方合围破瓶颈、想方设法解难题,以“零资金”化解长达8年之久的恒大山水城道路塌陷问题,恒大、融创保交楼、保交房等一批历史遗留难题正在收官扫尾。三是守牢底线保安全。探索建立高校校园综治微网格,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4件,集中整治各类安全隐患57个;坚持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打早小,目前全镇上下零火情,有效做实乡村治理文章,实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发挥优势跑出“加速度”
干字当头力促“开门红”
安宁区沙井驿街道党工委书记 严彦辉
沙井驿街道聚焦“狠抓落实年”总要求,突出项目“双进”、产业培育、服务保障三个关键,以项目之“进”促产业成“势”,奋战一季度,夺取“开门红”。
一、聚焦项目“双进”抓攻坚、增动能。把项目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招引、建设、争取一体推进,推动项目真落地、见成效。一是摸清家底引项目。建立可用地块、空置厂房、闲置商铺等30项资源清单,精准开展招商引资,一季度挖掘上海聚镁西部药材加工基地等线索项目8个,落地兴隆昌钢结构等项目4个,总投资1.9亿元。二是专班跟进推项目。按照“一项目一专班”全程服务,主动对接华尊立达建材博览城等项目,协调解决兰州北编组站扩能项目指挥部用房等问题7个。辖区3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年度计划投资3.1亿元;5个新建项目已有1个开工,其余4个计划上半年开工建设,年度计划投资2.3亿元。三是精准对接争项目。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会同区发改等部门,谋划包装安宁北部片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凤凰山供水管网改造等3个项目,总投资1.3亿元,目前安宁北部片区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已争取到位奖补资金6300万元。
二、聚焦产业培育强支撑、促升级。把产业培育作为重大任务,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同向发力,培育壮大汽车销售、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特色优势产业。一是紧盯高端制造扩产能。持续强化中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龙头优势,服务中车兰州公司投资3000万元实施新能源汽车项目,协助金润宏成投资500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亚华石油化工等4家规上企业一季度预计完成产值7.53亿元,同比增长96.6%,上拉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9个百分点。二是紧盯医药产业延链条。发挥百亿级立达医药产业园集聚效应,天闰尚检医疗科技等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企业正式投产。园区医药企业达到213家,其中13家限上企业一季度预计完成销售额5.6亿元,占全区医药企业销售额的41.7%。三是紧盯汽车销售促消费。立足安宁国际汽车城,抢抓政策机遇,举办安宁区汽车智能生活体验季暨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35家限上汽车销售企业一季度预计完成销售额20亿元,占全市汽车销售的39.5%。
三、聚焦为企纾困优服务、解难题。把服务企业作为重要举措,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坚持地企联动、上门解难、常态走访同频共振,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一是地企联动增活力。紧盯供给侧、需求侧精准发力,联合辖区企业搭建招聘平台,连续3年举办“春风行动”招聘活动,累计为辖区63家企业招聘员工1000余人。助推砂之船奥莱打造“安宁区超级购物节”品牌IP,一季度预计完成销售额1.3亿元,同比增长7.4%。二是上门服务解难题。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工作机制,“一对一”为企业排忧解难,为科海石化协调生产场地租赁和设备搬迁,助力企业顺利投产;协调国网兰州供电安宁分公司解决立达光伏项目变电站负载不足问题,项目提前1个月开工建设。三是常态走访抓入库。建立常态化企业走访排摸机制,广泛开展营商环境、人才新政2.0等宣传活动,全力推进企业入库、“四转”等工作,一季度新入库华宇工程检测等3家限上企业,实现营收1038万元。
来源:兰州日报
编辑:柴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