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3月31日,商南县太子坪村的一座农家小院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盛会”。春日暖阳倾洒,村民们如赶集般早早聚集,将小院围得水泄不通。院墙边,鲜红的“商南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横幅格外醒目,宣告着一场兼具乡村烟火气与法律威严的刑事案件巡回审判即将拉开帷幕。
一张普通小方桌前,审判组织成员身着制服,神情庄重;诉讼参与人依次在长凳上就座。随着清脆法槌敲响,这场特殊的庭审正式开始。其背后是一段因邻里纠纷引发的令人唏嘘的故事。原本关系紧密的两家人,因琐事起争执,矛盾逐步升级,最终演变为故意伤害刑事案件。考虑到被告人和被害人皆是身体欠佳的老人,为切实减轻群众诉累,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商南县人民法院果断决定将庭审现场“搬”至村民家中,让法律的温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庭审过程严谨有序,尽管场地简陋,但每个环节都细致入微,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被告人面对公诉机关指控,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自愿认罪认罚。目前,案件已进入合议庭评议阶段,法院将综合考量各项因素,择机进行宣判。
庭审现场,属地人大、司法局、派出所、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组成了特别的“观众团”,他们不仅是旁听者,更是基层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庭审前后,他们全力为诉讼参与人提供司法服务,从法律咨询到心理疏导,全方位守护。这场在农户屋檐下开展的庭审,成为连接基层治理各方力量的重要纽带,既彰显刑事审判的庄严,又搭建起基层治理“现场交流会”,为协同解决矛盾创造了良好契机。
商南县人民法院将法庭搬到矛盾发源地的创新举措,意义深远。它以接地气的方式诠释司法为民,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律近在咫尺,同时也直观警示大众:日常小矛盾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严重民转刑案件。此次庭审,让村民深刻认识到,遇到问题需冷静,善用法律武器化解矛盾。
下一步,商南法院刑事审判庭将持续拓展司法职能,深入推进巡回审判工作。秉持“接地气”审判风格,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关怀与力量,使刑事审判既成为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又化作促进基层善治、维护社会和谐的坚固桥梁,坚定不移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朱亮坤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