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庆阳市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每日甘肃网4月2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闫慧、刘易萌)日前,记者从陇东学院获悉,省级重点实验室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完成三类产品孵化,其中,紫苏益生菌医用冷敷贴和药食同源饮品黄芪醋饮,已实现批量生产并上市销售。

  据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韩亚鹏介绍,黄芪醋饮采用传统醋酿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提取技术,保留黄芪皂苷及毛蕊异黄酮等活性成分,酸爽可口、草本回甘。2024年,黄芪醋饮在试销售期内实现销售额50余万元,计划今年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扩大到全国市场。

  紫苏益生菌医用冷敷贴是一款面膜产品,采用双靶向提取工艺,通过紫苏叶与籽协同提取,黄酮得率提升26%,再通过益生菌多糖EM因子包裹技术,实现活性成分缓释延长。该产品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生产,销售量已突破10万盒,销售总额约800万元。

  我市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其中药用植物占全省中草药资源总数的61%。近年来,我市按照“道地化、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种植为抓手,积极引培经营主体,壮大延伸产业链条,多措并举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打造陇东优质药源基地。

  依托全市中药材产业全链发展的资源优势,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联合甘肃岐黄恒烽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紫苏、黄芪、黑果花楸等特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通过校地合作,我们重点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种植端主要在华池县建立黄芪黑腹花楸标准化种植基地和野生种植基地,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每亩地产值超4000元;生产端主要由公司负责生产,形成原料提取、功能产品开发以及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发展。带动500余农户参与种植,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打响了‘陇东恒烽’甘味品牌。”韩亚鹏说。

  校地深化合作不仅赋能地方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也开启了高校产教研融合新篇。

  在陇东学院医学院,陈虎虎科研团队联合市中医医院、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单位和机构,正在开展院内制剂药理研究和质量标准提升,通过二次开发,让院内制剂能以产品的形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科研团队积极筹建陇东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与地方相关单位和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市中医药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韩亚鹏表示,未来校地合作将从这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传承中医药智慧、做强道地药材产业、擦亮本土健康品牌,深入挖掘陇东地区的中医药文化精髓,结合现代健康需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服务。

责任编辑:顾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庆阳市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