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集装箱供应链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内市场仍具潜力

当前集装箱供应链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考验。近日,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以下简称“集装箱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在上海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上做出上述表示。

李牧原称,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不断加码,加剧了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

春节过后,我国主要集装箱港口外贸集装箱出口量恢复速度滞后于往年;同时,红海危机解除时间尚不确定,一旦红海航线恢复,航运市场将产生过剩空箱,进一步降低新箱采购需求;美国已完成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等领域发起的301调查,将就采取的限制措施征求公众意见。

在面临集装箱供应链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国内集装箱市场仍被看好。集装箱协会表示,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到2027年,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将达到15%左右。近年来集装箱国内市场需求保持在50万TEU左右规模,随着我国交通物流降本提效进程的加快及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推进,将持续带动国内集装箱市场需求。

红海危机加速了当前集装箱供应链的紧张,推动了集装箱供应链的需求增长;航运公司和租箱公司为应对地缘政治影响及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备箱意愿增强,多重因素叠加带动了当前集装箱市场需求。

集装箱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装箱总产量约为810万TEU,同比增长268.2%,再创历史新高,中国集装箱继续保持全球96%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当前,我国集装箱市场格局保持稳定。中集集团、上海寰宇、新华昌集团、胜狮货柜和富华集团等主要集装箱生产企业占据我国集装箱市场约95%的份额,其中中集集团、上海寰宇和新华昌集团市场份额分别约为47%、21%和16%。

集装箱产能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集装箱产能分别占总产能的44.6%、36.9%和18.5%。集装箱协会称,集装箱大厂沿大型港口布局,有利于集装箱出口,同时为沿海港口提供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的箱源。

李牧原表示,红海危机爆发后,大量航运公司调整航线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2024年苏伊士运河集装箱船通行量同比下降45%,推升集装箱海运运价短期暴涨,导致空箱回流周期拉长。集装箱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约700艘船舶全年大部分时间绕道好望角,全球集装箱运距同比增长12%,集装箱贸易里程同比增长18.4%,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

同样受红海危机影响,集装箱租赁市场需求旺盛,2024年前三季度集装箱出租率都达到了98%以上。同时租赁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前五大集装箱租赁公司约占市场份额82%。

当前,集装箱国际市场总体量增价跌。2024年中国集装箱出口545.3万个,扭转了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30%左右的下降趋势。2024年,中国集装箱出口额1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8%。“虽然2024年中国集装箱出口量创历史新高,但出口额增幅低于出口量增幅,集装箱单价较上年有所下滑。”李牧原称。

在区域及客户结构变化上,北美地区集装箱市场占比提升。2024年中国集装箱出口量前5位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美国、瑞士、德国和新加坡。集装箱全球出口区域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其中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分布占比47.5%、27.6%和23.0%。

2024年,集装箱国内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当年集装箱国内销量达到47.7万TEU,同比增长35.8%。李牧原称,国际市场销量激增、国内市场基数较低,使得国内市场销售占比下降,国内市场占集装箱销售总量的6.0%,低于往年。

在集装箱客户结构方面,中国集装箱市场主要客户为航运和租箱公司。2024年航运公司购置箱量占比46.0%,同比增长4.6%;租箱公司购置箱量占比41.1%,同比增长18.3%;公路和铁路公司购置箱量占比分别为2.2%和1.2%,均较上年有所下降。

李牧原称,集装箱生产成本与钢材价格波动高度相关,钢材占总成本的51%,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2024年集装箱用钢价格震荡下行,全年用钢超过1000万吨。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集装箱供应链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内市场仍具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