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温度标注城市高度。我市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坐标,持续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络,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千家万户可感可及的温暖生活。从养老服务到就业支持,从住房保障到教育医疗,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民生服务体系加速成型,通过数字化平台精准匹配群众需求,创新实施政策找人服务机制,让社会保障既如阳光普照又似细雨润物。如今,焕然一新的社区空间、日渐完善的托育设施、智能便捷的政务窗口,正成为市民感知城市温度的新触点,一幅“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住有宜居、老有颐养”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王益区民生保障可感可及,2024年,10项区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297户群众搬离地质灾害隐患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6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905人,红旗街街道荣获“全国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称号。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进展顺利,黄堡镇第一幼儿园创成省级示范幼儿园,红旗街幼儿园、青年路幼儿园被认定为陕西省学前教育示范基地,王益中学高考本科上线率实现三年三提升,王益区获评铜川市教育工作先进区县。圆满举办陕西省秋季“村晚”孟姜塬村示范展演活动,黄堡镇评为第四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孟姜塬桃园景观荣获“首届陕西特色魅力田园”称号,新村创建成“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耀州窑博物馆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区中医医院与省肿瘤医院签约建立医疗联合体,完成24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区婚俗文化展馆及户外颁证基地,区中心敬老院被命名为第一批“陕西省旅居养老基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被评为全省退役军人工作先进单位。王家河供销社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
耀州区群众福祉持续增进,2024年民生支出24.03亿元,增长7.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1%,居民养老、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7.3%。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555.7万元,有力保障了1.67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去年新增城镇就业24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耀州中学等9个改扩建项目全面完工,成立北街小学、寺沟中学2个教育集团,高考应届生一本上线率稳居全市第一,2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健康耀州深入推进,组建区域医共体发展运营中心,与省肿瘤医院、省康复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新落户名中医传承工作站3个,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药品拆零”等就医模式,推出方便门诊“零元挂号”政策,惠及群众2.7万余人次。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自主编排、全省推广“药王养生功十三法”,首届全国全民健身滑雪赛、红色照金半程马拉松、群众登山排名赛等国、省级群众赛事在耀州区举办。
印台区突出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更有温度。2024年票决通过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专项行动,该区连续3年获省级巩固衔接考核“优秀”等次,被评为中央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示范区。2024年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25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22万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1551个,新增城镇就业1229人。方泉小学综合楼建成投用,城关幼儿园改扩建一期完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项创建”顺利通过省级督导评估。区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建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有序推进,开展巡回义诊活动9次,服务群众2.42万人。区中心敬老院新增床位130张,民安康养服务中心入选全省旅居养老基地。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市五中被评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低保、助残等惠民补贴足额发放到位。
宜君县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2024年发放创业贷款9176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7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779个,更多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认定为全省首家县域人工智能训练师技能鉴定中心。县职教中心实训大楼、太安镇中小学体育馆、县高级中学宿舍综合楼主体建成,棋盘镇中学等12所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全面完工,全县中小学云计算机教室实现全覆盖。县高级中学与西安市第83中学帮扶办学持续推进,高考上线率稳步提升。高质量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省级验收,义务教育综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县疾控中心迁建项目稳步推进,县中医医院迁入新址。成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引进省级名中医3名,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宜阳、宜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焦坪村、马泉村幸福院助餐点和西园小区易地搬迁安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