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忻媛
春暖花开,生机盎然,湖城处处激荡着蓬勃向上的奋进力量。
3月24日下午,湖州市人文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 “市文建会”)2025年全体会长(扩大)会议在湖州宾馆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总结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任务,动员全体成员努力开创市文建会工作新局面,为人文新湖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市委副书记、社工部部长、政法委书记吴智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文建会会长温永东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
过去的一年,是市文建会工作积极探索前行的一年。市文建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服务人文新湖州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奏响了奋进强音:围绕塑造人文之城,“湖州人文甲天下”品牌更加响亮;围绕赓续千年文脉,历史人文资源活化运用更加扎实;围绕打造诗美湖州,诗歌赋能城市品牌打造更加有力;围绕强化自身建设,聚焦中心服务大局能力更加凸显。
翻开这一年的成绩单:品牌建设有声有色,建言咨政可圈可点,团队建设出新出彩,宣传推广如火如荼……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在于奋斗。新的一年,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文新湖州建设?
会议审议了《市文建会2025年工作要点》和《市文建会2025-2027年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绘就了未来蓝图,吹响了前进号角。
温永东表示,2025年是市文建会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关键一年,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人文新湖州建设部署要求为统领,紧紧围绕赓续湖州千年文脉主线,聚焦打造“湖州人文甲天下”品牌,突出历史人文资源研究与活化运用,充分发挥市文建会“智库平台”和“研究咨询机构”独特优势,为助推人文新湖州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为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作出应有贡献。
——聚焦守正创新,扛起新的文化使命。按照陈浩书记“品牌运作、精品打造、出圈出彩”的要求,倾力打造“湖州人文甲天下”文化品牌、精心打造“湖派文化”特色品牌、持续打造“中国散文诗之乡”诗美品牌、积极打造“苏轼在湖州”文旅品牌,力求形成一批具有湖州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聚焦宣传推广,讲好湖州人文故事。持续打造人文宣传推广平台,精心抓好《墨妙亭》杂志创刊工作,深入开展湖州历史人文资源研究,适时启动《湖州之韵》和《湖州史话》编撰工作,推动“飞英讲坛·爱山讲堂”融入城市书房、文化礼堂、高校课堂、文旅驿站等场所,叫响“湖州人文甲天下”文化品牌。
——聚焦建言咨政,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人文规划研究论证,系统探索将历史人文要素嵌入城市有机更新和“微改造、精提升”重点项目的可行路径。积极参与“8+N”系列历史文化名人研究,重点牵头抓好苏轼和沈尹默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积极为人文新湖州建设献计献策。
——聚焦诗歌赋能,助力城市品牌打造。依据《湖州市历史文化名人品牌打造工程方案》部署要求,牵头抓好“沈尹默散文诗奖”筹备工作,协调筹办“第七届南太湖诗会”,合力推动“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持续打造“中国散文诗之乡”文化名片,通过诗歌赋能城市品牌打造,提升湖州文化旅游品位。
——聚焦建强队伍,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在充分发挥兼职副会长和研究员队伍作用基础上,重点依托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和市委党校,建好用好“苏轼文化研究会”和“湖派文化研究会”,突出抓好“湖派文化”和“苏轼在湖州”研究与交流,着力打造开放型多元化的“智库平台”,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方显担当。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边听、边记、边思考。耳边回响的,是“经验”,是“规划”,是“展望”;脑中思考的,是“使命”,是“实干”,是“落实”。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更加自觉地扛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更加主动地履行好肩负职责,更加积极地服务人文新湖州建设,努力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