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新能源车变身“移动充电宝”

  羊城晚报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洪林 朱以顺 闫宇楠

  “平时给电动车充电大约每度一块四,现在只要四毛多,一次充电可以省下三四十元呢。”来到广州南沙环市西路多元超充站充电的网约车主张先生,为省下一笔充电费用喜笑颜开。这一变化源于广东近期开展的车网互动示范日活动。

  近日,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联合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广东电网能源投资公司牵头组织广东电动、特来电、中石化等全省9家行业龙头企业共计1897个充电站参与响应,活动聚焦“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V2G)、邀约填谷充电”三大关键技术场景,全面验证车网互动新技术在多场景下的应用,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提供“广东实践新范式”。

  启动仪式所在的南沙环市西路超充站是全国首个“车网互动+超级快充+港车北上+电力鸿蒙+预先碳中和+自动充电”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站,全国首创无人驾驶全流程自动充电,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旗舰超充站”和广州首批“五星充电站”,站内配备了最高功率600千瓦的超充桩,实现“一秒充电不止一公里”的效率。充放电设备和技术的升级,为车网互动规模化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电网像单行道——发电厂发电,用户用电。但在车网互动新技术的驱动下,每台新能源车都能成为“移动充电宝”。车网互动,简单来说就是让电动汽车不仅可以从电网充电,还能在需要时将电能反向输送给电网,相当于把车辆变成了“移动充电宝”。这种双向充放电技术(V2G)不仅能帮助车主获得收益,还能缓解用电高峰期的供电压力,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广东电网公司创新构建“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模式,以“车-桩-网”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新能源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储能单元”转变。数据显示,全省活动期间为缓解夜间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高峰,智能有序充电时段累计响应电量达36.4万千瓦时,最大削峰34万千瓦时;针对午间光伏发电高峰引起的新能源消纳难题,邀约填谷累计消纳新能源34.4万千瓦时,最大响应负荷达9.3万千瓦,车网互动成效得到了有效验证。

  作为入选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目前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10万辆,若10%车辆参与车网互动,日均可调节电量达330万千瓦时,相当于33万户家庭一天用电量。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广州优势明显、基础雄厚,而广州的试点地位将推动其成为全国车网互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模式探索的标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新能源车变身“移动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