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解锁“破圈”密码 焕发闽韵新生

在当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国漫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成功实现“破圈”。《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超150亿元票房问鼎全球动画电影之巅,其成功不仅验证了传统文化IP的现代生命力,更为福建依托厚重底蕴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创新借鉴与思考。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当以守正创新的文化自觉,在新时代重构文化建设体系,让多姿多彩的八闽文化在光影流转中焕发新姿。

解码重塑八闽文化,打造集群效应IP。福建坐拥“山海岛链”的立体文化图谱,拥有长征精神的红色血脉、坊巷流芳的人文之光、闽南侨乡的海洋文明、客家土楼的东方智慧、朱子理学的精神道统、妈祖信仰的跨海共鸣、古韵新声的市井交响……这些皆是取之不尽的动漫创作素材。借鉴《哪吒2》对封神宇宙的解构,我省可探索构建具备吸引力、感染力的闽派文化表达体系。比如,将泉州宋元商港的万国帆影转化为《清明上河图》式的动画长卷,把漳州月港的海商传奇演绎为八闽版《加勒比海盗》,让闽剧《陈靖姑》的斩妖除魔升华为伟大女性成长史诗,通过省内近800家电影制作企业、三大影视基地(厦门、平潭、泰宁)以及金鸡百花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平台,将散落的文化珍珠串成IP项链,形成一批具有福建文化标识的闽派文艺精品。

科技赋能八闽文化,激活传统工艺DNA。当科技为传统文化开辟活态传承新路径时,传统非遗工艺便获得了数字永生。影片中粒子水墨技术的突破、百万铁链如发丝般灵动交织的场景,离不开福建倍视文化公司等团队的技术攻坚。这启示我们,传统文化转化需要硬核科技支撑。科技是文化之翼,我省应当持续利用科技驱动传统工艺转化。比如,通过声纹采集对南音琵琶等传统乐器进行数字化保存并开发虚拟乐器演奏软件;将德化白瓷的“中国白”融入3D打印;借助AI将泉港漆艺螺钿纹理融入现代家具设计图绘制;促进闽绣、畲族服饰等传统服饰走向数字化,开发虚拟试衣系统,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把安溪铁观音的摇青技艺转化为动画粒子特效,使传统非遗工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融合拓展八闽文化,锚定出海扬帆KPI。《哪吒2》的全球票房奇迹,是其文化价值的跨语境共鸣,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实践。影片中陈塘关的古厝飞檐、东海龙宫的水墨意境,也是向世界传递东方美学的媒介。“文化出海”既要走出去,又要深进去,须以本土文化为底色,以全球视野为框架,实现情感共鸣与价值输出的统一。我省作为侨务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可在动画创作中融入“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通过南洋华侨的家族叙事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对话。依托2000多个海外闽籍侨团网络,在动画衍生品开发中融入侨批档案、海外宗祠等元素,打造“数字侨乡”情感共同体,展现八闽文化新形象。

国漫“破圈”的本质是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福建当以《哪吒2》“破圈”之势为鉴,如哪吒脚踏风火轮逆天改命,用“拼”的姿态、“创”的锐气、“实”的成效,为中华文化复兴书写独特的山海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解锁“破圈”密码 焕发闽韵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