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内蒙古赤峰市,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全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赤峰市委党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创新生态优先教育、强化生态优先科研,努力开创市委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树立生态优先理念 思考绿色发展方向
党校作为贯彻党的各项政策方针、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踔厉奋发、积极作为。赤峰市委党校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思考赤峰市绿色发展方向,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以实干之笔助力赤峰市生态文明的高质量发展。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召开“思想大解放、工作大提速、经济大发展”讨论活动专题研讨会、专题部署会,深入探讨如何把“解放思想”作为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的加速器,精准设置培训班次,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锚定目标任务真抓实干。
建强队伍,锻造力量。举办教师和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研修班,为思想理论“补钙壮骨”、为业务能力“充电加油”、为笃定前行“蓄力赋能”,着力打造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人才队伍。组织开展植树活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教职工及学员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爱绿、植绿、护绿的生态意识,争做生态文明传播者、绿水青山守护者、绿色发展践行者,以实际行动为赤峰生态文明建设发力。
创新生态优先教育 培养绿色发展人才
党校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员业务素质和生态文明治理能力。赤峰市委党校坚持质量立校,持续完善教学专题开发机制,通过丰富培训班次、丰富培训策略等举措,推动教学专题向精品化、体系化升级,为创新生态优先教育、培养绿色发展人才注入新动能。
丰富培训班次,增加培训内容。先后开设青年干部培训班、选调生初任培训班等不同班次,开设《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筑牢发展“硬支撑”助力赤峰跨越式发展》等课程,引导学员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以实际行动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蒙古新篇章。2023年,组织参观“我们赤峰四十年”主题展,让学员们深切感受赤峰建市40年来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投身到奋力开创现代化赤峰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为赤峰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丰富培训策略,提升培训效果。引入案例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案例教学特点和规律,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总结提升融为一体,更加深入地理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了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的优化组合,让学员想听爱听、学思践悟。联合喀喇沁旗委党校开展以喀喇沁旗马鞍山村为例的案例教学,讲解马鞍山村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等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让学员们切身感受马鞍山村的生态美景,生态产业的务实举措,帮助学员理清思想脉络,引导学员将所学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带回工作岗位,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绿色赤峰贡献力量。
强化生态优化科研 助力绿色发展落地
党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囊,要扎实开展科研咨政工作,在重大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赤峰市委党校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扎实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工作和对策研究工作。积极发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要阵地和政府重要智库的作用,提出真正解决生态优化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科研探索的成果为地方政府提供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撑,助力绿色发展新模式落地落实。
明确科研咨政职责,汇聚科研咨政力量。举办全市党校系统贯彻落实《全区党校(行政学院)创新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专题培训会,全面分析当前党校科研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坚定教师们做好科研工作的信心决心,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进生态优化、助力绿色发展的具体举措。召开全校科研咨政专题会议,安排部署2024年科研工作,用科学的制度服务科研咨政工作。充分发挥学员资源优势,将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纳入教学科研整体规划,创新学员参与机制,丰富参与的形式途径。
把握理论前沿、实践热点,注重学术创新。树立高端成果意识,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赤峰市新能源产业提速发展研究》等不同课题指南,开展2024年度赤峰市党校系统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多出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科研决策成果,为推动赤峰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提交的咨政报告“赤峰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路径”、著作《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加快内蒙古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研究——以赤峰市为例》等科研成果获赤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杨晓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