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导师帮带”机制打造基层治理“生力军”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一弛)3月27日,大东区在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第二期“导师帮带”行动启动仪式,为首批五个区级“导师工作室”授牌。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大东区在社区基层干部培养方面迈入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

  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实地学习长安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通过观看首期成果展示片,与会人员见证了第一期24名帮带学员从“经验不足”到“独当一面”的成长历程。“导师工作室的建立,让个人经验变成了集体智慧,学员们在这里能够学到真本事,并将其运用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之中。”万泉街道魁星社区党委书记付卓说。在随后举行的“书记大讲堂”上,津桥街道河畔社区党委书记王丽娟和大北街道北苑社区党委书记李胜男分享了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实战经验。从老旧小区改造到物业纠纷调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据了解,第二期“导师帮带”行动在首期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12名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将采取“1带4”模式,对48名学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战培养。培养内容除了保留“八个一”帮带体系外,还新增了三大特色:一是每个月跟岗实践五天,进行沉浸式学习;二是“导师工作室”组团联动,集体会诊难题;三是打造案例剖析工坊,提升实战能力。

  大东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分批次建立区级“导师工作室”,通过典型引路、经验推广,探索形成“长周期、宽领域、高质效”的立体化培养路径,打造大东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示范标杆,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导师帮带”机制打造基层治理“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