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创新打造基层治理“双引擎”

近日,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综治平台上演“科技速度”:晶桥镇赭山头水库AI监控系统发现人员近水后,在收到报警工单1分钟内,晶桥镇立即通知附近的驻村干部和网格员前往现场处置,全程55分钟完成预警到结案闭环。这是晶桥镇“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智能预警系统与网格化服务深度融合,创新打造基层治理“双引擎”。

干部下沉激活治理末梢

3月29日一大早,晶桥镇芮家社区的“早茶门诊”村民议事平台都格外热闹,晶桥镇卫健、农服、司法、民政、人社等部门党员干部下沉到芮家社区,为居民送文化、送健康、送科技、送平安、送服务,同时把“早茶门诊”作为议事的平台解决村民急难愁盼。“‘早茶门诊’开办后,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芮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庆林介绍,“早茶门诊”今年年初开办以来,下沉党员干部已开展预防蜱虫叮咬健康讲座、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商议、土地二轮承包延包政策宣讲等6期,参与村民600多人次。

晶桥镇负责人介绍,晶桥镇下设12个村社,总人口约4万人,作为典型的产业结构转型、生活方式转变的乡镇,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现实需求摆在眼前。晶桥镇创新性打造“警网+三治双融合”、民情夜访、片区“大党委”+个性化网格志愿服务等举措,用好派驻第一书记、结对共建等多方下沉力量,汇聚社会组织、“五老”、大学生、新就业群体等社会力量,织密网格形成合力。“运用多项举措让干部‘沉得下去、干得实在’。”晶桥镇负责人表示。

“对今天的调解结果我们都很满意。”近日,晶桥镇水晶村两户村民因土地纠纷,通过“警民联调”机制很快得到了有效化解。水晶村党总支书记曹成功介绍,水晶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水晶小学,将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调解室、蒲公英融合法庭、青少年法治宣传基地等功能室全面整合,运用“警民联调”“警律联调”“警法联调”矛盾纠纷联调化解模式,将自治组织、法治机构、德治团队有机结合,对村内各类矛盾纠纷开展调处化解,构建起“自治筑基、法治护航、德治润心”的治理生态。“‘警网+三治双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不仅使我村各类矛盾调解率达100%,也进一步提升了我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曹成功表示。

晶桥镇邰村网格构架图显示,由区镇干部、政法网格员等十类专业力量组成的“网格服务队”,覆盖全村9个自然村。“从区、镇下沉的干部,到各类志愿者,都是村里的熟面孔,群众诉求响应率达100%。”邰村党总支书记章骏表示,“熟人治理”从实践来看效果明显,已经成为邰村一张特色治理名片。晶桥镇负责人介绍,晶桥镇广泛吸收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了“1+3+N”服务管理团队(即1名民警、3名网格员、辅警、治安积极分子、N个其他力量),将全镇49名网格员、186名微网格员、260名平安志愿者、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等力量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组成“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建立“每日沟通、每周联动、每月研判”工作机制。结合晶桥工作实际,制作“网格口袋本”,网格员每日走访记录“民情日志”,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反馈。

在干部下沉基础上,晶桥镇还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统筹市“双结对双促进”单位、区级联系部门、驻镇单位、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因地制宜成立片区“大党委”,镇领导兼任联系点村网格长,中层干部全部下沉村(社区)49个综合网格兼任网格员。结合村情民意,因地制宜组建特色化网格志愿服务队伍,精准下沉力量,提供特色为民服务。全镇打造的12支定制化服务队伍各显神通:新桥“援企专班”促成产学研合作3项,芝山“交邮快供”服务队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南京市人社局12个基层党组织与晶桥镇所属12个社区(村)开展结对共建,2024年开展技能培训6场,专场招聘1场,提供近800个就业机会,帮助解决销售农产品8万余元,支持20万元攻坚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1个。2024年市派笪村村第一书记邓季夏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笪村青梅科技小院成功创成首批省级科技小院,也是溧水区首家省级科技小院。

数字赋能织密防护网

“我通过扫描微网格公示牌上的二维码,只要一个电话,网格员就会上门办理社保卡,真是太方便了!”在晶桥镇,这样的暖心小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今年以来,晶桥镇在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上持续发力,以深化“多网合一”为着力点,推动党建网、综治网、生态环保网、志愿服务网等多个网格“多网合一”,在网格服务二维码1.0版本重点提供38项办事服务(“码上办事”)的基础上,推出2.0版本,增加“码上提问”“码上反诈”“码上服务”等模块。“网格服务二维码2.0版本,与基层治理的关键点结合得更彻底、更全面。”晶桥镇负责人介绍,网格服务二维码2.0版本还将各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特色为民服务项目纳入其中,“网格+便民服务”为主体的网格综合服务站,为群众提供户籍事项办理、民生服务事项政策咨询、民生服务事项直接办理、帮办代办等服务,实现民生服务事项“镇村联动、村村通办”,实现从顺风车到移动服务站的功能。

在晶桥镇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平台,12路AI智能监控正全天候守护重点区域。系统运用视频流分析技术,精准识别消防通道占用、电动车进楼梯、摆摊占道经营、人员近水等四大类安全隐患,自动生成处置工单推送至责任部门。“相较于传统人力巡查,通过AI赋能、数据跑腿,智能预警响应速度提升80%。”晶桥镇综治办负责人唐晓娟介绍,全镇300余路监控中筛选出的重点点位已实现智能分析全覆盖,重点场景监测信息实时精准上传,处理效率更为高效。

不久前,晶桥镇在全区率先整合下沉建设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在“干部下沉、数字赋能”的基础上,更为充分依靠利用好现有智慧平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溧水区城市电子安全一张图、溧水区社会治理大联动平台、南京政务版“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溧水区视频共享交换平台、网格服务二维码等11平台系统数据,整合到晶桥镇基层治理指挥平台,延伸至村(社区)。“通过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造数据汇集、分析应用、指挥调度、综合评价的神经中枢。”晶桥镇负责人表示。

通过“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创新打造基层治理“双引擎”,2024年以来,晶桥镇大联动工单同比降低38.6%,12345工单同比降低8%;电诈案件同比降低25%;有效警情同比降低17%;无警日15天,基层治理正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深化。

通讯员 张福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创新打造基层治理“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