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相聚上海 共创未来”,来听企业家代表的心声→

以“港澳台侨助力上海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相聚上海 共创未来”全球宣介会日前在沪举行。3月24-25日,与会港澳台侨嘉宾在浦东、嘉定、闵行、奉贤等区进行实地参访和产业考察,进一步深入洽谈对接,寻找合作机遇。小舟采访了参加活动的几位港澳台侨企业家代表,来听他们的感想→

陆航 嘉译生物医药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看到了很多合作机会,希望进一步连接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听了相关介绍及参访后,深有收获:一是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浦东新区特别是张江生物医药园区的基本情况;二是对于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和园区的支持举措:包括人才、税收、流程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看到了很多的机会,比方说产学研合作、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合作。

举例来说,我们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协会的宗旨就是当好中美的桥梁作用(bridges China US),促进创新,促进产业化,连接中美以及世界各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后肯定有更多机会给中国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作贡献。还有产业落地、产业融合,这些都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

我觉得浦东新区作为我们中国创新药产业的龙头之一,无论是产业的聚集效应以推出的产业政策都做得越来越好,期待能有更多机会,共同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裴元虎 上海市侨商联合会副会长、富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希望对初创企业的支持政策能够长期化,给企业更宽松的发展空间。

我感觉这次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它聚焦一个赛道,活动层次也比较高,我们可以谈得更深更广一些。对战略方面的问题,对与会各方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日本已经37年了,日本企业在基础科研方面做的比较扎实,在生物治疗包括干细胞治疗方面,日本现在还走在全球前列,值得我们学习。

个人感觉中国在硬件方面,对我们海外侨商也好,包括国内企业的方面支持都非常完美了,可以说是全球领先。特别在打造园区方面,没有国家能赶上我们中国这样的水平。希望政府部门对初创企业的支持政策能够更长期化,给企业更宽松的发展空间,从让更多从事基础科研的人能沉下心。也可以从更大范围内引进企业,从中培养出更多的小巨人企业、创新企业、独角兽企业。

李嘉洲 香港独角兽企业联盟秘书长

希望沪港两地能有更多联动,共同做强科创生态。

这次到访看到了内地企业的科技发展和国际化的视野,从中管窥内地生物科技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上海的优势在于地域面积要比香港要大很多,可以搭建更大的制药厂、研发中心等。香港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希望未来有机会,在上海和香港间可以有更多互动和联动。

作为香港独角兽企业联盟,希望未来可以大力发展整个科创生态。要扶持一个项目成为独角兽级别,肯定需要拿到尽可能多的支持。所以上海也好,香港也好,都在很努力地推广本身的科创生态环境、生态圈。希望这一次到访,能够更加清楚了解内地,尤其是上海科创这块的发展情况,以及如何和香港更好的结合。

现在很多内地企业希望出海发展,尤其制药企业更希望国际化。这一块香港就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撑了,包括国际化金融支持,连接海外市场的能力。所以希望能了解更多整体生态方面的内容,从而和香港有更好的联动,包括说未来能有一些政策支持香港的企业来内地,或者说内地企业到海外去,做成一个双向的互惠合作。

黄诗皓 起源智能科技创始人

上海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希望企业能在上海落地生根。

我们公司做的是新材料医疗器械,通过监测出来的心电数据,运用AI算法去判断人的病症。目前为止可以做到判断13种病症,准确率达99%。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通过与大模型的结合,希望能做到99.95%,帮助更多的患者对于慢性病管理,对于整体的医疗资源的聚集度能够提升更多。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企业能够在上海,能够在张江这一片地方落地生根。我们知道上海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对于我们这些外来的初创企业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从而与本地的产学研更多结合,铺开市场去探索。

这次回到家乡上海,感受到了上海经济飞速发展。上海是一个国际的舞台,跟国际超一线城市的营商环境非常相近,对这方面还是蛮期待的。

编辑: 蔡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相聚上海 共创未来”,来听企业家代表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