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何谓与何为?|罗平汉

转自:上观新闻

从中国传统社会到近现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始终担负着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气质。年轻学者李梦云的新作《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一书,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立体的视角,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了系统阐述,兼具学术深度、现实启迪和阅读趣味。阅看全书,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士文化”型筑底层特质

其一,秉持深刻的历史洞察与理论剖析,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血脉承继。

从知识分子的本质来考究,其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特别是儒家经典所称谓的“士”,是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既具有道德修养也饱读诗书文化的智识群体。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浸润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士阶层,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文明品格的“士文化”,型筑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底层特质。

在写作上,该书采用辩证思维,对士人精神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既肯定了其历史贡献,也指出了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转化。

一方面,该书深入探讨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历史源流,特别是对古代士人精神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影响展开详细的论述。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士人精神的核心在于道德追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传统士人通过文字表达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如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的《七言诗》等,都体现了士人对道德修为的高度重视。这种精神不仅深刻烙印于士人阶层的集体意识中,也渗透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该书不仅回顾历史,还强调继承弘扬士人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传统士人精神作为知识分子精神的源泉,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涵养作用,而且对社会全体成员都有益。它内蕴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优良传统与品质,为当代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生活范式与精神追求。同时,士人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本体内涵,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演变轨迹与当代塑造

其二,把握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国际视野,突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当代镜鉴。

从本书的书名即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讨论,不单单局限于历史的回溯,亦注重从时代的叙事中洞察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演变轨迹与当代塑造。在作者眼中,中国知识分子被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出来的“美玉”,是中华民族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推进者。

该书认为,近代以降的西方文明冲击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心境,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走向转型,其精神特质也伴随着时代叙事融入了更多“救亡复兴”的形象元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内在结构。特别是“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知识分子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重要的精神力量,并塑造了一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甘于奉献的知识分子群体。

观照当今时代,作者认为当代知识分子面临着流量至上和信息茧房等挑战,诸多因素有可能导致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影响其批判精神和理性精神的构建与发扬。如何应对此种情况,从何处寻求出路?作者在书中作了理性的思考和回答。书中提出,知识分子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同时,知识分子需要继承和发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情怀,展现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坚守“进亦忧,退亦忧”的现实担当。

全书在分析、回答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当代构建的问题时,还考虑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巨大作用,认为知识分子在对外交流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同时警惕西方文化侵略,积极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显示出作者对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安全问题的关注。

形成谱系化论述

其三,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与典型示范,勾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群像。

书中所讨论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与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个人经历紧密相连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何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该书利用巧思,以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为样本,立体剖析其思想观点和实践活动,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群像,与中国传统社会下的士精神相承接、相呼应,从源流到演变,形成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谱系化论述。如书中提到严复、李大钊、鲁迅等近现代先进知识分子,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为近现代知识分子精神提供了具象化表现。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对知识分子精神的理解,也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摆在每一位知识分子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书为我们深化中国知识分子及其精神的学理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启迪。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原标题:《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何谓与何为? | 罗平汉》

栏目主编:杨逸淇 文字编辑:于颖

来源:作者:罗平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何谓与何为?|罗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