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观察:柘荣剪刀产业的转型之路

  3月29日,由Hehson财经、剑南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主办,泉州市数字经济促进会、泉州市大数据产业协会、常青藤闽商学院协办的“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泉州圆满落幕。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泉州自古有着蓬勃的商业基因,涌现出众多产业集群,在全球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如Hehson财经CEO邓庆旭在论坛致辞中所言:“希望借助泉州民营经济的热土,让大家深入探讨,从泉州民营经济的实践中汲取灵感。”

  论坛期间,Hehson财经CEO邓庆旭提到:“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AI、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为民营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如减税降费,以创造更加有利的经营环境。”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的剪刀产业转型,正是中国民营经济在变革中兼有坚守与创新的一个缩影。此次论坛,Hehson财经采访了柘荣县金剑剪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惠玉。从这家企业的成长故事中,可以看到柘荣剪刀产业如何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传统工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开辟新道路。

  柘荣县被誉为“中国刀剪之乡”,剪刀产业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有着深厚的技术和文化积淀。然而,家庭作坊式的零散作业,为当地刀剪产业的长久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了改变产业格局,柘荣县政府启动了“退城入园”计划,将分散的剪刀生产企业引入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升级。

  金剑剪具,便是“退城入园”转型升级的代表性企业之一。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最初仅有6亩厂房,如今已扩展至20亩,成长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裁缝剪生产企业之一。在裁缝剪业务之外,公司也积极推进多元化战略,发展出丰富的产品线,包括但不限于碳钢塑套剪、槽剪大头剪、皮革剪、纱剪等多个类目,畅销海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谈及企业的成功经验,林惠玉反复强调了技术创新的意义。金剑剪具很早就引进了国内外的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过硬,在日积月累中建立了坚实的市场口碑。此外,公司极其注重研发环节:“实际的加大研发投入,还有组织过硬的团队,紧跟着市场的脚步走,加强与各个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外面的研究团队,提升我们的研究水平。”

  金剑的投入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公司已拥有十多项专利,在技术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今年2月,公司成功申请名为“一种剪刀热作模具锻打工作台”的专利,解决了传统锻打过程中模具移动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3月,金剑再次斩获另一项专利——“一种剪刀生产用数控砂带磨床”,持续推动剪刀制造工艺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

  论坛上,剑南春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佘进在《千年匠心·时代新酿——剑南春与民营经济发展共振》的演讲中也提到了剪刀这一古老的行业,他饱含深情地将其与酿酒并举:“时间的重量,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民族工商业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剑南春始终保持着对古法酿造的敬畏之心。今天,当我们站在数字经济的新起点,这种对传统的坚守与创新,正是民营企业应对时代变局的最大底气。”

  事实上,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传统产业如何焕发新生,已成为整个民营经济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金剑剪具的案例表明,通过智能化改造、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传统行业可以焕发惊人的生命力,持续赋能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从泉州的民营经济到柘荣的剪刀产业,它们展现的是同一种精神——敢闯敢拼,坚韧不拔。泉州曾凭借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如今柘荣的剪刀企业也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民营经济的未来,或许就在这样的坚守与创新之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观察:柘荣剪刀产业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