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公募行业回暖,年内已有8家中小公募增资

近期,公募基金行业又迎来了一波增资潮。

近日,恒越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3亿元人民币,增资事项已完成。今年以来,已有8家公募增资,分别是摩根士丹利基金、恒越基金、国新国证基金、联博基金、弘毅远方基金、苏新基金、红土红塔基金和湘财基金。

随着市场逐渐回暖,公募基金行业的增资情况有所增多,这体现出公募股东看好公募基金行业的未来发展。不过,今年增资的公募基金均为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在公募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中小公募仍然面临许多经营难题。增资能否解决中小公募发展难题,仍然有待观察。

又有公募增加注册资本

3月29日,恒越基金发布《恒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增加注册资本的公告》。

公告显示,经恒越基金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3亿元人民币。增资事项已完成,公司股东及股东持股比例均保持不变。

恒越基金是一家个人系公募,该公司于2017年9月14日取得营业执照正式成立,并于2017年10月9日取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恒越基金官网显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李曙军,持股比例为65%。此外,员工持股平台持有恒越基金20%股份,江苏今创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股份。

2021年时,恒越基金的管理规模一度超百亿。2021年四季度末,恒越基金的管理规模为146.98亿元。当时,知名基金经理的高楠为公司的规模做出了许多贡献。该基金经理于2020年加入恒越基金,2021年时管理规模一度破百亿。

而高楠于2023年1月离职后,恒越基金的规模也回落。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该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仅为34.18亿元。

今年已有8家公募增资

除恒越基金外,今年3月还有5家公募增资。

近日,摩根士丹利基金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6亿人民币增至9.5亿人民币,增幅约58%。

3月21日,国新国证基金公告称变更主要股东并增资。公告显示,经核准,国新资本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认购公司新增21000万元人民币出资,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000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41000万元。

3月18日,联博基金公告称,经股东联博香港有限公司决定,联博基金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5亿元人民币。由于联博基金由联博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本次增加注册资本后,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3月11日,弘毅远方基金公告称,公司股东弘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向公司增加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5亿元增加至人民币3.8亿元,弘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仍为100%。

3月10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3月7日举行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苏州银行增资苏新基金的议案。苏新基金拟采取现有股东同比例现金增资方式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为1.5亿元。

另外,红土红塔基金、湘财基金于今年1月公告称增加注册资本。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增加注册资本的公募共有7家。

增资能否解决中小型公募发展难题?

近期公募频繁被增资,整体体现出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市场逐渐回暖,公募基金行业的增资情况有所增多,这体现出其股东看好公募基金行业的未来发展机会。

不过,今年增资的公募基金中,均为中小型公募。在当前的公募基金行业中,市场竞争激烈且头部效应显著,中小型公募在经营方面依然面临许多压力。增资能否解决中小公募发展难题,仍然有待观察。

有资深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增资确实对中小公募基金公司有帮助,能够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基础,但仅靠增资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许多中小公募面临人才流失、投研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依靠增资就能解决的。除增资外,股东还需提供投研体系、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更多支持,才有望解决一些中小公募正面临的发展难题。”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在获得增资后,还需仔细规划发展路径,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望在激烈竞争中突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公募行业回暖,年内已有8家中小公募增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