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吉利汽车临海基地生产车间,机械臂上下翻飞,正在进行自动化焊接。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工序,一辆银河星舰7EM-i插混SUV新车快速下线,用时不到一分钟。
去年,吉利汽车临海基地完成新能源产线改造升级,新研发的银河品牌系列两款车型月销近3万辆。“2024年底,我们日产新车900台。春节以后,我们日产突破1000台。”该基地技术质量总工程师吕义聪介绍,每台车需经过数百项严苛测试,确保交付到用户手中的车均为精品。
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春潮涌动的台州湾畔,处处洋溢着奋进的活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衔接之年。台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4+1”重要要求,聚焦落实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工作要求,聚力“产业平台提能升级、城市建设提质焕新、综合交通提级扩容”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活动,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向新攀高 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强引擎”“动力源”。
3月26日上午,台州湾新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1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涵盖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行动,台州建立“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储备库,推行重点项目“亮灯”机制。今年一季度,全市共落地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7个。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台州如何为浙江“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
台州落实落细省民营经济“32条”和市民营经济“30”条,积极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机床,素有“工业母机”的美誉。经过几十年发展,台州形成了“主机为龙头,功能零部件和工装夹具、刀量具相配套”的机床装备产业链,涌现出了海德曼机床、杰克机床、北平机床等一批知名企业,在新一轮工业数字化转型中占得先机,赢得新优势。
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温岭一年多来,导入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资源,组建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创新联合体、高档数控机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数控机床产业技术联盟等3个省级平台,聚力攻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助推台州建设浙东工业母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以科技创新为桨,搅动产业发展“一池春水”。台州制定实施《创新台州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持续健全“人才基金补、金融机构贷、科创机构投”的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打造“人才+资本+科创+产业”的生态闭环,推动形成更多“人在高校、干在平台、转化在企业”的创新实践。
创新的加码,不但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也让“新星”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台州深入实施“千亿核心产业集群”培育行动,扎实推进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电子、机器人等五个百亿级“新星”产业集聚,前瞻布局算力、氢能、低空经济等六大未来产业。
今年1月至2月,台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居全省第2。
向海图强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台州,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勇于奋楫扬帆、逐浪前行。
在金台铁路头门港站,义新欧班列的汽笛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忙着装卸集装箱。“在家门口装货通关发货,不仅节省时间,还能极大避免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剐蹭。”浙江海投云贸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二手车业务部负责人武建民说。
2022年2月28日,义新欧“台州号”组货班列正式开通,打通“一带一路”西进通道,实现“台州货、台州集、台州出”,助力“台州制造”走向世界。截至2025年3月24日,义新欧班列(台州)已开行161列,服务企业157家。
下活“向海图强”一盘棋,必先落准港口建设“关键子”。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调整方案》,台州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近年来,台州对照“亿吨、百万标箱”目标,提速头门港区和大麦屿港区建设,抓好浙南近洋航运中心联合共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南翼枢纽”。
此外,随着台州深入实施综合交通提级扩容行动,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投运,温玉铁路、“两高”三门联络线、甬台温改扩建等标志性工程加速推进,“海陆空”立体化多式联运体系正徐徐形成。
近年来,台州联动实施外贸综合竞争力提升行动和“海外台州”行动,推进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货物贸易“三倍增一提升”三年计划,健全“境外产业园+海外展贸中心+海外仓”全球经贸网络。
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台州联动创新区、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等“五区叠加”的优势下,台州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步伐铿锵。今年1月至2月,台州进出口额458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跨境电商出口21.4亿元,同比增长119%。
向民而行 擘画城乡建设新图景
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台州九度荣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在三门县珠游溪、亭旁溪与海游港三江交汇处,机械声轰鸣,数台大型旋挖钻机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这是三门县三江六岸山水画廊及生态环境提升项目的核心工程——飘带式连廊工程,将安装智能LED灯光系统,让廊道在夜间呈现多层次光影效果,与河道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步行交通线路,还能将三江六岸各区块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门县滨海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显群说。
近年来,台州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动城乡区域更高水平协调发展。3月28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了《台州市促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规定》,系全国首部为促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而制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
3月1日晚,黄岩宁溪镇举办“二月二龙抬头”灯会。麦鼓头、土蜂蜜、绿豆面……共富摊位前人山人海,售卖的产品覆盖宁溪片区(富山乡、屿头乡、上郑乡、宁溪镇)以及上\u02c6\u201d乡。
“这不仅是宁溪的灯会,更是一场属于黄岩西部山区的盛会。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片区组团发展’为契机,联动整合屿头、上郑、富山三乡资源,助推山乡共同发展、山民共同富裕。”宁溪镇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片区组团、飞地抱团等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目前,台州累计建成共富工坊1846家,吸纳农民就业5.8万人。
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为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台州深入推进文化特派员、人文乡村、文艺轻骑兵等工作,目前已实现文化特派员乡镇(街道)全覆盖。
“我喜欢唱歌,感谢洪老师邀请专业的老师来教我们。”椒江葭\u203ab街道栅桥村村民黄东芬口中的洪老师是椒江区文化特派员洪景琳。派驻至栅桥村后,她牵头组建“红色梦想”合唱团、“舞动人生”秧歌队等,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增进民生福祉,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今年,台州将紧扣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健康、“一老一小”等领域,持续深化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12项标志性工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共享、可感可及。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未来,台州将以“弄潮儿”的姿态、“赶海人”的勇毅、“奋楫者”的坚韧,坚决扛起“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时代使命,全力打响“制造之都”品牌、彰显“海洋经济”优势、擦亮“民营活力”标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台州新篇章。
编辑:张怡
审核:庄嘉瑜
原标题:春潮涌动的台州,发展活力奔腾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