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 文 观察者网 齐倩

当地时间3月31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欧核中心)主任法比奥拉·吉亚诺蒂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如果各成员国不批准欧核中心建造替代粒子对撞机,欧洲大陆可能会在基础物理学领域失去领导地位,而中国将取而代之。

采访中,吉亚诺蒂反复强调欧核中心及其粒子加速器等研究项目的重要性,呼吁成员国继续提供资金支持。期间,她也打起了“中国牌”,渲染“中国威胁”。

当被问及若中国成功打造全球最大粒子加速器,会给欧盟带来哪些风险时,吉亚诺蒂表示:“虽然我们合作,但竞争确实存在,欧核中心有大约600名研究人员来自中国。所以竞争确实存在。”

“欧洲确实有可能失去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特别是在高能粒子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方面,我认为这将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吉亚诺蒂指出,“因此,我认为,如果欧洲社会能够选择对欧核中心有利的项目,而不是真正依赖于其他地区的选择,那就太好了。”

法比奥拉·吉亚诺蒂接受法新社采访 法新社

公开资料显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成立于1954年9月,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西北部郊区的法瑞边境上,享有治外法权。欧核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目前有23个成员国。以色列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非欧洲成员国。

去年,欧洲开始推进一项耗资170亿美元的超级对撞机计划。该计划将在法国和瑞士乡村地区下方建造轨道长91公里的未来环形对撞机(FCC),以帮助研究人员详细研究希格斯玻色子。

英国《自然》杂志指出,随着作为世界上最大粒子加速器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缺乏新物理发现,科学家们建设超级对撞机面临巨大压力。他们得说服资助者相信如此巨大的投资是值得的。法新社也提及,德国等各成员国也对FCC高达170亿美元成本持保留意见。

吉亚诺蒂淡化了资金担忧,反驳了一些科学家对于未来环形对撞机花费过高的批评。她说:“大型项目总是会引发对其资金的质疑……但我认为,成员国将全力支持确保欧核中心的未来。我认为这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地缘政治冲突和紧张时期,投资于良好的价值观、科学、技术,给予年轻一代希望。”

吉亚诺蒂继续称,推进粒子加速器研究,有助于“解答自从人类开始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她提及,欧核中心研发的许多技术已在各个生活领域得以应用,例如万维网、使用轻离子治疗癌症的加速器、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扫描仪)等。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欧核中心网站

欧核中心当前运营着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轨道周长接近27公里。我国高能物理学家们2012年提出建造的下一代大型对撞机,即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周长达100公里,建成后将使LHC相形见绌。

据香港《南华早报》去年5月报道,欧核中心理事会主席、以色列顶级理论物理学家埃利泽·拉比诺维奇来华时就此发表观点说,他“有信心”中国现在有能力完成这一壮举。

据悉,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的《技术设计报告》已完成了国际评审,并于2023年12月正式在国际上发表和出版。作为CEPC的主要发起人,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去年透露,他预估CEPC距离实际开工建设还需要约3年时间,但仍需要获得政府的批准和资金。

去年6月,《自然》报道称,中国希望在3年内启动建造CEOC,领先欧洲拟议中的巨型对撞机一步。

根据CEPC项目组发布的一份综合技术设计报告,如果该项目能获得政府支持,可能会在2027年动工,大约需要10年时间建造。报告估计,这台超大型对撞机将耗资364亿元人民币,建造和运行成本要比欧洲未来环形对撞机低得多。如果获得批准,FCC的建造工作将于本世纪30年代开始。

报告还包括对3个可能地点的评估,包括秦皇岛、长沙和湖州。

另据日本共同社3月27日报道,3月上旬,主导CEPC计划的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教授高杰出席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市召开的对撞机相关会议时,向共同社透露称,中方将在年内最终决定建设CEPC。他还说,如果最终敲定,将于2027年前后开始建设,2035年前后完工。

来源|观察者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