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78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拿出212个实践岗位,收到了近千名高校学生踊跃报名……记者从3月31日举行的静安区“安聚人才”优秀大学生挂职实践项目报到欢迎会上获悉,这些面向高校的挂职、实习岗位“供不应求”,颇受学生青睐。现场还发布了“安聚人才—高校直通车”项目。
着力构建“选用育”全链条模式
“安聚人才”静安优秀大学生挂职实习计划于2016年启动,经过多年发展,静安团区委同沪上985、211高校形成了常态化合作,构建起“选用育”全链条模式。
今年,该计划进一步升级。
挂职岗位更为丰富,从原先单一到机关,拓展到机关部门、街镇社区、国有企业、两企三新四大类,其中不乏总部企业、全球服务商企业;挂职周期更加规范,由原先只局限于暑期升级为半年期,并结合“青年实干家计划”,对于重点项目升级为一年期;招募形式更为高效,从原先的广泛招募,转变为学校推荐、单位筛选,实现岗位和专业的双向匹配。
“最重要的是,挂职内容相比往年更为多元。除了岗位职责外,今年将以项目课题的形式参与市区各级重点工作,大大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团区委方面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此次启动新一轮“安聚人才”项目,旨在继续写好人才和就业这篇大文章,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挂职中完成“五个一”任务
在挂职锻炼中,学生们需要完成“五个一”任务,即参与一项青年工作项目、参与一项“多格合一”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一项社区调研考察、提出一条青年建议、提交一份挂职心得。
来自复旦大学的吴优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研究生,也是校团委副秘书长,她即将前往静安区政府机关部门挂职锻炼。她表示,通过完成“五个一”任务,可以真正走进静安、阅读静安,了解静安的创新发展,感受静安的文化脉动。
吴优非常看重这次挂职锻炼,她希望通过挂职锻炼拓宽视野、积累经验,“虽然只是挂职,但这份履历很重要,也可以为自己未来职场规划、择业就业做个前置参考。”
活动中,区委组织部干部科、合合信息人力资源部、市北高新聚能湾创新创业中心分别从“答疑者”“实战家”“育苗师”三个关键词切入,针对机关、企业、创业不同需求的挂职大学生作赋能分享。
其中,聚能湾创新创业中心总经理黄猛向挂职学生们推介了“苗圃星火计划”,表示将提供苗圃空间支持、初创企业孵化场地支持、大企业加速器补贴和静安区产业专项政策扶持,以期让青年就业创业之路既有速度更有质量,让青年未来就业创业“找准方向”“把握机会”。
六大类产业线路“一车直达”
为了更好打造“静悦远来 安聚英才”的静安强人才磁场力,充分发挥高校与区域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安聚人才—高校直通车”项目同步启动。
“安聚人才—高校直通车”项目结合静安产业特色,定制了“总部”“专业服务”“科创”“城市更新”“文化”“商贸”6大类线路,涵盖了静安总部企业、龙头企业、全球服务商企业、高精特新企业、商贸文化企业。
在各高校团委的支持下,团区委将定期组织结对高校学生,安排大巴专线,“一车直达”静安,让大学生们走进企业、参观企业,更直观地了解企业业务、企业文化,更好地感受静安产业发展和“国际静安”的魅力。
学生们还将获得人手一本“2025安聚人才之旅”挂职指南,涵盖了“可看、可学、可动、可阅”的静安地图指引,以及挂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温馨服务。
活动寄望挂职学生们以“胸怀天下”的格局,在静安读懂时代使命;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在静安书写青春答卷;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静安结下深厚情缘。用青年独特视角讲好静安故事,用青春活力为城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黄竞竞
图片:肖鸣亮
视频:崔伟峰
编辑:陈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