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疾控中心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它在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更容易引发较严重的症状,如支气管炎和肺炎。但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类似普通感冒,不必过度担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特点、传播方式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它。
1.呼吸道合胞病毒长什么样子?
呼吸道合胞病毒为肺病毒科,它的病毒颗粒呈球型或丝状,外面有一层包膜。包膜上嵌有两个重要糖蛋白——融合蛋白F和黏附蛋白G,它们帮助病毒感染人体呼吸道。
呼吸道合胞病毒颗粒及基因组结构模式图2.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外界环境能存活多久?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不强,对高温和消毒剂比较敏感:
在55℃加热30分钟就可以被灭活。
在硬质物体表面(如桌子、玩具等)可存活数小时,但在纸巾等柔软物体上存活时间较短。
酒精(70%乙醇)或含氯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呼吸道合胞病毒。
3.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与密切接触传播:
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他人吸入。
病毒也可能附着在物品表面(如玩具、门把手和衣物等),如果手部接触了这些物品,再触摸口鼻或眼睛,就有可能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4.什么时候容易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传播,但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季节不同:
北方地区:主要在冬春季进入高发期。
南方地区:冬季或潮湿雨季是感染高峰期。
热带地区:通常在雨季感染率较高。
5.如何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
虽然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播较快,但只要做好日常防护,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个人防护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特别是在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季节。外出时科学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的环境中。做好手卫生,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触碰眼睛、口鼻等部位。不与他人共用杯子、餐具,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感染后处理
轻症患者(咳嗽、流鼻涕)可以居家休息,多喝水,避免疲劳,一般7-10天即可自愈。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持续高烧,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照护患者的注意事项
接触患者前后,一定要洗手或使用消毒剂消毒。避免同一照护人员同时照顾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和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虽然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不需要强制居家隔离,但建议患者和照护人员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虽然传播广泛,但只要做好手卫生、科学佩戴口罩、避免密切接触,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科学认识呼吸道合胞病毒,做好防护措施,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最佳方法。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