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金朝力 刘曼华)4月1日,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25年1—2月,中关村示范区监测的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以下简称中关村企业)实现总收入1392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与2024年1—11月相比,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实现技术收入3735.9亿元,同比增长8.8%,技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26.8%。
1—2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国家高新技术重点企业(以下简称中关村国高新企业)实现总收入5280.0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实现总收入2465.0亿元,同比增长11.4%,占中关村国高新企业总收入46.7%,拉动中关村国高新企业总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
1—2月,中关村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合计55.4万人,同比下降1.9%,与2024年1—11月相比,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带动下,中关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611.9亿元,同比增长2.5%,与2024年1—11月相比,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