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以中国特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加大中国特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力度,既是支撑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适应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趋势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迫切需求,更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基础。

产业工人是制造业强国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宝贵财富。从现状看,我国高技能产业工人存在较大缺口,但年轻人“逃离工厂”现象较为普遍;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强劲,但参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动力依然不足;产业工人的经济待遇逐年提高,但产业工人的职业归属感整体不高,甚至存在工人“做好技术工作就是为了不做技术”的现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完善并具备较强人才培养能力,但仍然难以充分适应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从产业工人和高技能培养体系、发展体系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形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的系统解决方案,进而提高技能工作的吸引力,奠定一批批大国工匠的成长基础,亟待得到高度重视。基于上述问题,特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完善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产业工人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基在职业教育,因此要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产业工人培养需求。面向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推动职业院校布局优化和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构建衔接产业结构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立足产教互动与校企协同,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实现产业与职业教育之间资源顺畅流动,双向赋能,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战略规划、专业调整、课程设计、教材开发等工作,优化学校教学关键要素,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产业支撑力与社会服务力,奠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成长基石。

二是扩大产业工人学习和发展机会。面向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开放学习资源,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畅通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衔接与沟通渠道,建立产业工人学分银行,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制定有利于产业工人成长的继续教育机制,保护工人的学习权利,强化日常职业技能培训,并将其与个人待遇、评先评优评奖结合,提升产业工人学习热情,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氛围。结合行业发展、技术进步与个人需求,围绕技能提升设计多层次、阶梯式职业培训目标与内容,有序开展培训活动。构建综合化、多元化的职业培训体系,从制度设计与标准开发入手,制定普适化与定制化的职业培训方案,开发相应的课程、教材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数字化﹢”职业技能方案,提供高质量培训条件和便利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成长为高水平的产业工人队伍。

三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健全以技能水平为关键指标的产业工人评价机制。通过构建产业工人群体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畅通产业工人群体的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优化国家技能人才认证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认证程序。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权威性与应用范围,以健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为抓手,不断拓宽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改进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互通衔接的机制,优化不同技能等级产业工人的使用办法,打破“做好技术是为了不做技术”的怪圈,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氛围和条件,为技能人才在工厂工作展示良好发展前景。从思想上彻底破除“人才等级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技能工作者以及高素质劳动者成长与成才的正面宣传力度,传播工厂工作环境与条件优化的正面形象。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为产业工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展现工厂工作与技能卓越的独特魅力,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利用文艺作品、短视频以及社交媒体,立体化传播全社会尊重技能人才、追求技能卓越、人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氛围,强化全社会对技能工作和产业工人的支持水平。

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技能工作、工厂条件与产业工人职业的社会形象与地位。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升级,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与条件,利用数字化改造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改善艰苦、重复与单调的工厂工作条件,创造友好、绿色与舒适的工厂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舒适度。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推动制造业企业建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弹性工作制、员工参与决策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以及违法裁员等侵害工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形成产业工人权益保障体系,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人职业价值、工厂工作意义的社会氛围,提高产业工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工厂工作的认同水平。

五是要始终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实阶级基础,要不断强化工人阶级领导地位,这是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最大特色。具体而言,应在不断提高工人工作条件与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思想认识,强化工人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以产业工人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角色,维护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从而吸引更广大范围的年轻人进入产业工人队伍,奠定工人阶级的基础。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职业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原标题:以中国特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以中国特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