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成都文旅发展大会现场展现多种智慧场景

机器狗景区智能导游 无人机配送咖啡

  文旅高质量发展,擘画“诗与远方”新图景。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旅游业总体实力保持全国第一梯队,全年游客接待量达3.0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732.66亿元。哪些抓手,为文旅产业促能增效?3月31日,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都江堰市召开,现场展现了多种智慧场景。

聚合创新成果 擘画“诗与远方”新图景

  在大会现场,“创意”含量超高的成都文旅新业态融合发展成果展吸引了众多参会代表的注意。该展览以“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为主题,设置文创非遗、数字科技、智能户外和低空文旅四大展区,集中展示成都在低空文旅、人工智能互动装置、智能户外装备、文创产品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全面展现成都文旅产业创新实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中的多个项目备受关注——宇树科技生产的Unitree Go2机器狗不仅能提供智能导览、多语言交互等服务,还能进行人流监控、紧急疏散、危险区域预警等工作,目前在成都宽窄巷子等景区景点均有所应用;四川翔彭智航科技现场演示了无人机配送咖啡,该公司已在彭州市开通15条“云端外卖”航线,年飞行超3000架次;戴上VR眼镜走进短剧《梦回丝路》,就可以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聚焦“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唱吧音乐集团,正计划结合成都历史名人及文化遗产打造新IP,推动文艺创作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火爆出圈的红果短剧《家里家外》也在展览中亮相。该剧以上世纪80年代川渝地区为背景,全程采用四川方言演绎,在四川多地取景拍摄,目前全网话题量破40亿。该剧关联的“川渝文化”“蜀地美食”搜索量激增300%,掀起“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新热潮。

多维创新驱动 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大会期间,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成都博物馆、成都文旅集团、携程集团华西大区、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公司等单位代表分别围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促进入境旅游加快发展、培育文旅新场景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展现成都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与实践成效。

  文化品牌是成都旅游的“流量密码”。作为《哪吒》系列电影的诞生地,成都高新区精心打造专业化园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已经形成“步行可达”的协作网络;落地四川游戏创新发展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游戏版号获批周期缩短至最快三个月。

  近年来,成都演艺市场热潮不断,“跟着演出游成都”成为新时尚。“立足全市唯一以音乐为主攻方向的成都音乐文创园,聚焦音乐版权、演艺经济等重点赛道,打造成都音乐文创总部基地等‘镇园之宝’。”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依托东安湖体育公园、梵木创艺区,培育赛演产业、发展赛演经济,一体推进文化、商贸、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成都文旅集团打造的夜游锦江项目,将诗词、汉服、非遗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船产品、美学市集、巡游表演,成为成都夜间消费热门选择,2024年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入选“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

数智创新领跑 成都文旅融合再攀高峰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成都在旅游领域大放异彩,频频登上热门旅游城市榜单。2024年,成都出台推动演艺市场发展16条措施,全市演出场馆达108个,举办音乐演出5800余场,票房收入16.93亿元,“跟着演出游成都”成为新时尚;2024年,成都引进高质量文旅项目49个,新增规上文旅企业52家,总数达1046家,促进文旅产业全链条发展;幾米绘本VR剧场、浪美术馆、《熊猫的世界》VR沉浸体验等数字文旅项目在成都多点呈现,“花花荣誉局长”成为网络热点。同时,成都加强与主要客源地国家和地区的文旅交流合作,新增境外旅游驿站30个,推动熊猫、美食、动漫、游戏、音乐等特色文化产品走出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成都文旅发展大会现场展现多种智慧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