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主题展览走进校园

转自:汕头发布

3月31日,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局举办的“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守护百年古树”主题作品巡回展览第三站走进聿怀中学,通过法规宣讲、实践分享、创意互动、参观展览等形式,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一十百千”系列守护文明实践活动中,守护城市的绿色记忆与文明根脉。 

以“保护古树”为研究主题的学习小组带来成果分享

活动伊始,宣讲员围绕今年3月15日正式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展开深入解读。这部我国首部国家级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法规,从资源普查、分级保护到日常养护与法律责任,构建起全链条保护体系,标志着古树名木保护步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认真阅读古树宣传手册

随后,以“保护古树”为研究主题的学习小组带来了精彩的成果分享。他们从去年就参与到“汕护古树”文明实践活动中,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汕头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对本地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研,并将初步成果制作成古树宣传手册,以呼吁更多人积极加入到保护古树的行动中。据了解,自2024年以来,“汕护古树”主题活动已成为汕头推进文明实践与绿美生态深度融合的特色品牌,今年将通过发出一个守护倡议、举办十场巡回展览、开展百树守护行动、招募千名守护卫士,推动对古树的守护从讲故事到做实践持续拓展,带动更多群众通过不断深化对古树蕴藏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的认知,身体力行参与到“百千万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绿美生态建设中来。汕头市聿怀中学学生黄一一作为学习小组成员之一,向大家介绍在研究中的发现,“在古树实地考察的时候发现了树与树之间是有边界感的,即使空间很拥挤,相邻的树冠也不互相遮蔽,会形成一个树形的开口,这被称为树冠避让性现象。护古树、传文脉,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汕头市聿怀中学学生林佳淇则向记者表示,“保护古树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根,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期望能为古树保护,贡献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力量。”

同学们写下对古树的“悄悄话”

同学们开展主题树叶拼贴创作

现场还设置了“古树保护”主题树叶拼贴创作和“写给古树的悄悄话”环节。同学们利用收集的树叶,发挥创意,创作出一幅幅以古树为主题的拼贴画,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叶脉里的光阴故事”。不少同学也写下对古树的祝福、承诺,投放到“古树信箱”。随着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有序参观“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守护百年古树”主题作品巡回展览。一幅幅精美的摄影、绘画作品,一篇篇饱含深情的征文,生动展现了古树名木的独特魅力和汕头在古树保护方面的成果。获得2024年“汕护古树”系列活动文学类一等奖的学生余宣锐向记者表示,在去年偶然看到有这个主题的征文,从古树中得到灵感启发,写下了《古树系乡愁 千里游子心》的作文,“我这篇作文主要写的是潮汕地区的游子远走他乡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对古树这种根的思念。古树是一种活态的文化硬盘,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文化继续延续下去。”

编辑:嘉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主题展览走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