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我为什么不选择价值投资

在投资界,价值投资被不少人奉为圭臬,巴菲特、芒格等投资大师的成功故事广为流传,其理念甚至被包装成投资领域的 “圣经”。然而,身为一名个人职业投资者,我深切体会到,价值投资并不契合我的实际状况。投资是我主要的收入来源,我需要依靠持续收益来维持生计,而价值投资所倡导的长期持有策略,与我的现实需求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

一、价值投资面临的现实困境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用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并长期持有,等待价值回归。这一理念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忽略了两个关键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在当下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真正的价值洼地愈发稀缺,市场自我纠偏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作为个人投资者,想要寻觅到被严重低估的投资标的难度极大,即便有幸发现,也可能长时间面临价值无法回归的风险。

另一方面,价值投资的时间跨度,与个人职业投资者的现金流需求存在着本质矛盾。市场波动频繁且充满不确定性,价值实现或许需要数年之久,而个人职业投资者主要依赖投资收入维持生活,需要稳定持续的现金流来支付各项生活开支。这种流动性风险,对于个人职业投资者而言,往往是难以承受之重。

二、个人职业投资的生存法则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个人职业投资者必须构建独特的生存策略。市场波动过程中,蕴藏着大量稍纵即逝的套利机会。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捕捉这些机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可观的收益。这种方式虽然对市场敏感度要求较高,但却与个人职业投资者的现实需求更为契合。

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同样是关键策略之一。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能够有效分散风险,提升收益的稳定性。这种灵活的投资方式,相较于将资金长期锁定在单一标的上,显然更为可靠。

风险控制堪称个人职业投资的生命线。借助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将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确保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持续运营。这种稳健的投资策略,远比押注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更为明智。

三、超越价值投资的实践智慧

趋势投资为个人职业投资者提供了另一种可行选择。通过识别并跟随市场趋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收获可观收益。这种方法虽然对市场敏感度要求颇高,但却与个人职业投资者的现实需求更为适配。

量化投资技术的兴起,为个人职业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能够更为精准地把握市场机会,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效率。这种基于实证的投资方法,相较于主观判断,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投资组合的动态平衡,是个人职业投资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依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仓位,灵活配置不同资产类别,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精准把握投资机会。这种主动管理策略,相较于被动持有,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投资,犹如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价值投资不过是众多答案中的一个选项。作为个人职业投资者,最为重要的是探寻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在保障自身生存的基础上追求收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保持理性与务实,或许比盲目追捧某种投资理念更为关键。投资的艺术,就在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得平衡点,在坚持与变通之间拿捏好分寸。这,才是真正的投资智慧所在。

jnoee

何谓价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时候举例都是谁谁谁持有某只股票资产多少年翻了多少倍之类的,对此类价投我是嗤之以鼻的。

一位朋友,几年前因小米开始造车,坚信小米会大涨,于是20多块买入的小米,全仓梭哈单吊。最低时,跌到过8块,亏损一度超过60%,按他的说法就是当这笔钱没有,反正放那不管了。今年小米涨到了50多,账户翻倍还多,直接赶超我4年的投资收益。至今未卖,他认为小米应该涨到100,至于多长时间不论,反正不卖。这是否算价投?

我认为分散和闭环是所有交易系统的基本规则,什么“如果你不愿拥有一只股票十年,就不要考虑拥有他十分钟”之类的鬼话,我一个字都不信。还有更多的人是跌多了就安慰自己价投了,连个基本逻辑和闭环规则都没有,更是可笑。

就我所见的策略当中,分散投资高息股按年按季轮换这类,我倒是认为可以划归到价投领域。或者分散投资成长股,有明确的闭环规则以及轮换池,我也认为可以划归到价投。而那些被广泛传播的,重仓某某股票长持十年获得多少多少倍的价投神话,我就觉得很可笑。让那些持有某某股票,十年颗粒无收甚至亏钱的价投如何自处呢?我看到的结果就是划为伪价投...输了就是伪价投,没有理解价投的真谛,赢了就是真价投,简直就是价投无敌论,根本没处说理。

在我看来,现在流传甚广的价投根本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闭环规则,无法评价其优劣和适用行情。不像可转债的各种策略,都有较为明确闭环规则,各有特点,各有优劣,各有适用行情,有逻辑可解释可复现,这才是能让人信服的投资策略。转债的低价、双低、低溢价等策略,都是有明确定义的,且可被广泛认同的。

反观价投,可能100个人能拿出80种说法。我都不知道和尚大师这里说的价投是怎么定义的,选择不选择更加无从说起啊...不知和尚大师是怎么定义价投的,能否指点迷津?

xiaofeng71

殊途同归,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投资策略就好了。我个人就特别适合价值投资。首先对价值投资的理念一听就认同了。其次性格上也比较适合,比较有耐心。再次职业背景和家庭收入上也比较适合,收入非常稳定,可以持续到自己over,每月的工资覆盖生活支出还有节余,每个月都有闲钱,可以续投。不必从股市上拿钱出来。

最后,也尝试过短线,终于认清自己不是那块料,相反,长期持有总还能赚到钱。所以对我来说,价值投资就是非常适合我的。

白湖水

投资好比种地,投机(交易)好比打猎。种地更加稳健,但是弹性小;打猎收入更高更快,但是波动大。

是种地好,还是打猎好,看个人的优势。有的人资质平平,肯定种地合适;有的人眼疾手快,肯定打猎合适。

追梦者雷

这个帖子其实是有背景和意义的,我还是再次学习了一遍,对于投资相当成功的和尚大师的观点我一定要降智去理解他的逻辑,想想自己过去几年的股票投资,价值投资其实也是笑话。为什么预期很好结果却很差呢?

1.自己几乎没有太多证券投资经验,也没有所谓的能力圈,对估值的理解极其匮乏,对生意属性理解也一般,更没有投资体系去适应这种高波动资产,对市场情绪和周期没概念,所以亏钱几乎是必然。

2.职业投资以后做价值投资尤其是单一策略挑战会非常大,和尚大师帖子中提到了。首先是现金流的挑战,职业投资的家庭开支全部来自投资收益,并且还要尽量去做到本金保值,这是非常有挑战的,也是和价值投资矛盾的。价值投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价值回归时间不确定;预期回报率不确定;向下波动幅度不确定;向上波动幅度不确定;现金流不确定;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市场情绪不确定;几乎是三无三不知道产品,难度太大了。即便看对结果,但是过程对人性的挑战或困难预估不足都会导致自己情绪失控,从而止损卖出导致投资失败。

3.价值投资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其实是认知盲区和认知不足,但是只要是一个人就一定会有认知缺陷和主观谬误。每个人认知这个世界本质上都是概率性的,都是盲人摸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这头大象摸个遍,所以头脑层面就会构筑自我假设的世界。但是我们往往会过度自信,爱屋及乌,这就是最大的风险,死多头就是这么来的,如果是教条的理解价值投资往往是最大的风险,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大的伤害。主观价值判断肯定是没有客观常识重要,甚至没有赔率重要。但是人性让我们陷入不自知的境地,实际上我们就是永远不自知的,往往还带有傲慢,难,所以犯错就是必然,总有一把刀子在等着你。

不是价值投资不行,是价值投资门槛太高,这个门槛包括:对投资人的门槛,资金使用期限的门槛,现金流的门槛,情绪控制的门槛,投资体系的门槛。其实没有绝对好绝对坏的策略或方法,只有适合不适合。一个投资方式或体系应该包括以下要素:

亏损概率和幅度:最坏的情况和结果是否能承受?

盈利概率和幅度:最好的情况是否能满足预期?

投资期限:投资结束的时间是否能满足自己资金要求?

流动性:中途流动性或现金流是否满足要求?

波动性:个人波动的承受能力是否匹配?

情绪控制:时间上超预期或波动性超预期是否情绪失控?

确定性: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价值识别和合理估值,这个需要对行业,公司,甚至宏观有一个基本判断,大部分人可能很难具备这些条件。即便具备这些条件,高价和低价是由不懂价值的人投票出来的,所以发展出安全边际、能力圈、市场先生等理论。

再说一句:价投和低风险某种程度上有一定负相关性,其实组合起来能降低波动,增加收益率。

A股波动大,即便价投,也需要良好交易系统(定投的方式慢慢买,价值回归之路可能漫长;情绪过激一次性卖,最好比合理估值高点,这是适配A股的投资策略)

dafengtongxue

其实jsler更偏向格雷厄姆式的价投,因为注重低风险,反而是最传统的那一类价投方式,格雷厄姆纽曼基金、老巴早期都是用这种方式(捡烟蒂、各类套利等等),而帖子所定义的价投是老巴后期的方式,是比较狭义的,并不能概括所有。总而言之,关注理性分析(事实、数据、逻辑),注重本金保护,获得合理回报(非暴利),符合这三点的都是价值投资,格老已经给出了明确定义。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我为什么不选择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