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基王争霸 | 56家券商入围,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破千亿

2024基金销售百强榜 | 56家券商入围,中信证券、华泰证券股指规模破千亿

2024年下半年代销领域的“血拼”中,56家券商“杀出重围”,名列基金销售百强榜。尤其是股指基金领域,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双双超过千亿。券商机构,正以一场漂亮的“逆袭”,改写基金销售江湖格局。

基金销售百强格局

等待多时之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公开发布了2024年下半年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

本期,56家券商,23家银行,16家三方机构,3家基金子公司和2家保险机构,位列百强榜。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青岛银行和杭州银行两家银行机构,以及“卖身”华源证券的北京中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中植基金)退出榜单;天风证券、国都证券和国盛证券,三家券商“组团”入榜。

股指基金规模激增

2024年下半年,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48,518亿元,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增长2.8%。其中,银行机构合计20,342亿元,约占百强总和的41.9%;三方机构合计13,795亿元,约占百强总和的28.4%;券商机构合计13,225亿元,占比约为27.3% ;保险机构合计1,002亿元,占比约为2.1%;基金子公司合计154亿元,占比约为0.3%。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合计95,367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8.2%。其中,银行机构42,159亿元,约占百强总和的44.2%;三方机构合计32,412亿元,占比约为34.0%;券商机构合计19,055亿元,占比约为20.0%;保险机构合计1,496亿元,占比约为1.6%;基金子公司合计245亿元,占比约为0.3%。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7,03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25.4%,呈现激增态势。其中,券商机构合计9,827亿元,约占百强总和的57.7%;三方机构合计5,096亿元,占比约为29.9%;银行机构1,923亿元,占比约为11.3%;保险机构合计177亿元,占比约为1.0%;基金子公司合计16亿元,占比约为0.1%。

证券行业双强争霸

2024年下半年,共有56家券商入榜百强,环比新增3家。入榜券商权益类平均规模约为236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340亿元,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175亿元。

以权益类基金规模统计,中信证券以1,357亿元居于行业第八位,与2024年上半年排名持平,规模略降1.4%。华泰证券继续位列第10,规模增至1,202亿元,环比增长11.2%。广发证券为781亿元,排名上升4位,环比增幅约为11.6%。银河证券和招商证券均上升1位,分别为719亿元和699亿元,环比增幅分别为16.2%和13.5%。入围行业TOP30的券商,还有中信建投(614亿元)、国信证券(556亿元)、国泰君安(548亿元)、平安证券(536亿元)、东方财富证券(499亿元)、海通证券(412亿元)和中金财富(368亿元),并且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从权益类规模环比变动来看,中金公司排名上升20位,权益类规模49亿元,环比增长69.0%;华安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均上升6位,方正证券和西南证券均上升5位。

非货币基金方面,中信证券规模2,088亿元,环比增长14.3%。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分别为1,666亿元和1,274亿元,增幅分别为11.2%和13.0%。券商TOP10还有招商证券(959亿元)、国泰君安(906亿元)、中信建投(876亿元)、银河证券(832亿元)、平安证券(780亿元)、东方财富证券(741亿元)和中金财富(695亿元)。环比来看,除中航证券规模下降4.5%外,其余券商全数“翻红”,尤其是国金证券,环比增幅达96.9%。

股指基金方面,呈现“两强争霸”的格局: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为1,090亿元和1,087亿元,双双突破千亿,并且环比增幅均在两成左右。其次是银河证券(543亿元)和招商证券(533亿元)。表现较好的券商还有东方财富证券、广发证券、平安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等。中金财富激增76.8%,创下环比增幅之最。

招行权益规模滑坡

与券商机构的“突飞猛进”相比,银行在权益类产品销售方面“稍显滑坡”。不仅入榜数量减少两家,位次和规模也普遍出现下调。

权益类规模方面,招商银行以4,105亿元位列行业第二,环比下降12.2%。主流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3,310亿元)、建设银行(2,504亿元)、中国银行(1,837亿元)分列第4-6名,规模均略有增长;交通银行(1,537)和农业银行(1,300)规模出现略降。行业TOP20中,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环比均略有下降。此外,外资背景的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汇丰银行)环比激增40.4%,位次上升4位;而广发银行排名下降7位,规模锐减34.2%。

非货币基金规模来看,招商银行逼近万亿,为9,504亿元,环比增长10.3%。兴业银行(4,689亿元)、工商银行(4,687亿元)、中国银行(4,024亿元)和建设银行(3,459亿元)位列前五,环比均有个位数增幅。浙商银行、汇丰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增长63.4%、30.7%和26.1%;广发银行锐减26.2%。;上海农商行和北京银行降幅均为两位数。

股指基金规模来看,入榜银行全面增长:招商银行(582亿元)环比增长38.9%。工商银行(269亿元)和建设银行(258亿元)分别环比增长72.4%和44.1%。南京银行创下环比增幅之最,达200%。

蚂蚁基金继续突破

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中,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蚂蚁基金)继续飙升:权益类、非货币和股指基金分别为7,388亿元、14,529亿元和3,201亿元,环比增幅分别为6.8%、7.5%和20.9%。

天天基金权益类规模3,493亿元,环比增长1.7%,与蚂蚁基金的差距继续扩大。非货币规模5,754亿元,环比增长4.2%;股指基金925亿元,环比增长14.6%。另据近期发布的东方财富(300059.SZ)2024年度报告,旗下子公司天天基金营业收入28.53亿元,净利润仅为1.51亿元。

腾讯旗下的腾安基金销售(深圳)有限公司(简称:腾安基金),权益类排名上升1位,规模755亿元,环比增长5.4%。非货币规模2,976亿元,环比增长11.4%;股指基金257亿元,环比增长16.8%。

权益类规模较大的三方机构还有珠海盈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盈米基金)、浙江同花顺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同花顺基金)和北京雪球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雪球基金)。而北京汇成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汇成基金)和上海长量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长量基金),无论是位次还是权益类规模均有两位数下降。此外,2024年上半年排名第79位的北京中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中植基金),业务已全面转交华源证券,但后者同样未能入榜。

中国人寿创下新高

屡屡创下新高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权益类规模为951亿元,排名升至第11位,环比增幅为16.8%;非货币基金规模1,412亿元,股指基金规模168亿元,均在行业中游。

唯一一家保险代理机构玄元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简称:玄元保险),权益类规模51亿元,排名第75位,环比增长10.9%。非货币规模84亿元,增幅更为明显。

入榜的三家基金销售子公司,权益类规模均不足百亿,并且均有不同程度“退步”。 中欧基金旗下的上海中欧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中欧财富),从69位降至第73位。华夏基金旗下的上海华夏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夏财富)同样下降4位;嘉实基金旗下的嘉实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嘉实财富),下降5位。

行情之后更多思考

受“924”行情影响,各家券商的财富条线顺势而动,公募销售领域更是普遍翻红。

整体来看,基金销售百强榜呈现“券商主攻权益、银行稳守非货币、三方机构两极分化”的竞争格局。头部机构凭借多元布局和渠道优势保持稳定,中小机构则面临更大的排名压力。

在居民财富向权益资产迁移的趋势中,券商的渠道整合能力,产品筛选优势,数字化服务能力,将成为突围关键。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黑马”脱颖而出,走出带有自身特色的财富之路。

(转自:伟海精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基王争霸 | 56家券商入围,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破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