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全面践行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

转自:上观新闻

近两年来,同济医院胸外科在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中心、手术室及病房护理团队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下,积极探索并实践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科室聚焦于外科技术及快速康复的最前沿,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多项举措,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旨在减少患者的围术期痛苦、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术前阶段,同济医院胸外科重视健康教育及系统性呼吸功能锻炼。医护人员采取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效咳嗽训练和生活方式指导等举措。通过术前宣教使患者对自己的手术有更清晰的认识,减轻恐惧和紧张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后续治疗。此外,MDT多学科讨论、借助术前AI智能诊断和3D重建技术,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诊断及制定手术规划。

图1.术前MDT讨论图2.术前AI3D重建

术中阶段,充分利用丰富的手术技术经验,结合杂交手术室的优势,采用CT下无痛定位,并与麻醉科合作开展无管化技术,尽量避免气管插管、导尿管、中心静脉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多种管路的插入,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痛苦,还加快了恢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和减少了住院费用。

图3.全麻下CT定位

术后阶段,联合康复医学中心,强调医护与家属的协同配合。医护人员鼓励并指导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患者早期主动咳嗽,恢复呼吸功能等。术后当天即进行床上下肢伸屈练习,术后第一天下地活动,并指导患者胸部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并能早日出院恢复正常生活。

目前,同济医院胸外科已将这一模式常规应用于胸腔镜下微创早期肺癌切除、肺结节切除、早期的纵膈肿瘤、胸廓畸形矫正、肺大泡切除、手汗症等手术中。新模式的推行显著减少了患者的手术痛苦和应激反应,降低了手术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恢复正常生活。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科室病床周转更快,从而节省了更多的医疗资源。

以患者X某为例,这位年轻女性因发现右上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多年而就医。在胸外科经过多学科联合门诊讨论和AI智能诊断,确定其为高风险结节,恶性几率高。为了打消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医生在充分评估后决定在杂交手术室基础麻醉下CT定位,不插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实施胸腔镜微创肺结节切除手术。术后患者快速苏醒,拔除喉罩后平安返回病房,结合术后的康复训练,术后两天即出院。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大大减少,且术后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近年来,同济医院胸外科紧跟最前沿的技术和先进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各种加速康复外科方式。在保证患者安全和疗效的前提下,科室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围术期痛苦,促进快速康复出院。

图文|胸外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全面践行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