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避险
这周三,4月2日,是对岸关税落地时间,大家都担心川普再整出什么幺蛾子,避险情绪大。
黄金现在已经突破3140美元,连续创历史新高。科技股则是普遍回调,美股大市值科技巨头被抛售,今天A股和港股科技也回调。
今天两市全天成交额1.22万亿,放量1026亿。超4000只个股下跌。
上午院长感觉到,恐慌盘已经出来了,再跌一跌,回调幅度就到位了。不过尾盘又拉了上来,恐怕还要再磨一段。
银行是少有的表现不错的,因为周末出了个大利好,财政部携几家央企共同出手,掏出5200亿,增持了中、建、交、邮四大行。
这个主要是给银行补充核心资本,属于预期中的,值得注意的是定增价明显高于现在的股价,大概是以溢价10%-20%增发的。
这个不要解读为财爸非常看好银行,有一个规定是,为了防止国资流失,定增价格原则上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
但现在银行股价太低,几乎全都破净了,这次就适当提升了价格。
对我们来说,现在银行的股息率是4%到5%,从吃股息的角度,现在银行是完全可以配的。但指望着定增带来短期大涨,也并不太现实。之前也有超高溢价增发,股价没怎么涨的案例。
创新药的大涨
最近市场还有一个焦点是港股创新药的逆势上涨。
上周恒生指数下跌超1%,而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幅达到5.87%,今天港股大跌的情况下,港股创新药ETF也是回撤较小的。
今年一季度整体来看,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幅达到27.54%。
创新药这波上涨的逻辑,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靠着AI的突破,研发周期缩短,降本增效。部分情景中,AI可以帮助企业将研发周期由原来的8-11年缩短至5-7年,成本下降幅度达25%-30%。。
第二个是,2025年美债利率有望下降,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2022年、2023年,全球医药产业融资总额都在降,但2024年是同比+1.39%。从过往来看,降息周期、融资改善的时候,创新药往往有不错表现。
这个逻辑,院长去年8月做过分享,主要是创新药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失败风险大,很依赖外部投资。
第三个是政策环境改善,也是最近这波的主要驱动因素。
国务院近期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生物医药行业,包括新药研发资金援助、税收优惠及支付端改革。
可以理解为,“唯低价”的时代将过去,创新药利润空间打开。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创新药的投资大逻辑都是比较长期的,不过距离院长去年8月分享的时候,已经有蛮大涨幅了,这波也没怎么回调。要防一手后续补跌,先不着急,等回调再上。
上周聊到泡泡玛特暴涨,谈到恒生消费ETF。有朋友问恒生消费ETF和港股消费ETF的区别。
核心区别在于,恒生消费ETF偏传统的消费,除了泡泡玛特,还有农夫山泉、蒙牛、安踏等等。而港股消费ETF,纳入了很多互联网公司,新能源车企,属于更广义的消费了,和恒生科技的走势,关联性也更高。
这个是港股消费ETF(159735)的前十大,属于把互联网、新能源车、传统消费一起覆盖了。
如果之前没买过港股,想要入手,可以选港股消费ETF,如果已经买了恒生科技,想均衡布局一下的,恒生消费ETF会更合适。
(转自:ETF智选)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