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2025年3月25日,“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展览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正式启幕。作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活化馆藏的重要项目,本次展览源于黄阿忠向我馆捐赠的194幅代表作品,涵盖其1970年代至今的油画、水墨、水彩等多媒介创作,完整记录艺术家从“十二人画展”打破陈规到融贯中西的探索历程。
展览以“得意有形”、“畅神无界”两大主题为经纬,串联起黄阿忠从乡野村舍到都市街巷的创作轨迹,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海派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与新生。
本期带来“一涂一抹总关情”展览学术主持、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翔所撰写的展览前言:
《图像时代的抒情诗人:黄阿忠》
“
在这个图像狂欢的时代,能够在绘画和文坛都有所建树的画家已然不多了。
从传统中国画的角度看,尤其是元代以来,彪炳史册的主流画家大都是文人画家,诗文之余,游艺绘事,形成了以画载道、以画自娱的文化传统。近现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以及文化形态的演进,绘画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绘画已然从注重绘画的附加价值转而更加注重绘画本身,同时绘画更被看作为知识和思想传播的工具,更加强调了在社会意识形式和生活方式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而与此同时,绘画的文学性从传统的文心载道转化为图像叙事,当今画家更加注重绘画艺术本身的表达的,相对而言,在文学的修养和知识的积累等很多方面不能与传统文人画家同日而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黄阿忠对于文学的痴迷,可以说是以逆行的方式力图延续传统文脉,在文学创作和绘画创作上随时切换,两相呼应,相得益彰。
黄阿忠的散文和诗歌的创作,绝非一般的业余消遣,而是其艺术思维的重要组成,充分体现了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对于物象的即时性印象和瞬时性情感活动,成为他创作的原动力和爆发点,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上,也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绘画创作上。他的散文和诗歌清新流畅,情感起伏丰沛,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也有对世间万象的独到思考。在他笔下,一切景语皆是情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层的人文内涵。
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黄阿忠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抒情诗人。他的绘画创作不追求图像的精确再现,而是专注于捕捉人与图像之间的情感共鸣。正如李向阳先生为本次画展拈出的主题:一涂一抹总关情。他的笔触看似随意,实则饱含深情。他的油画笔触横涂竖抹,不拘一格的画法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情感的宣泄;他的国画看似粗放的墨色不是草率的涂抹,而是心绪的流淌。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摒弃了婉约细腻的矫饰,展现出艺术家对于描绘对象的最原初、最真实情感体验和视觉思维。
在黄阿忠的艺术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文学与绘画在情感的纽带上的有机融合。他的创作既保持了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视觉语言。这种融合不是表面的技法叠加,而是源于艺术家独有的文学积淀与独特的艺术感悟。
黄阿忠的艺术探索,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图像泛滥、视觉艺术日益快餐化的今天,艺术创作需要更开阔的文化视野,需要文史哲等多方面的滋养,需要真情的投入,需要文心的滋养,更需要情感的浸润和人性的关照,这,对于提升当代绘画艺术的文化品格和高尚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左右滑动查看展览现场
/ 本文作者 /
“一涂一抹总关情”展览学术主持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市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 展览作品(部分) /
《逝去的城市》2009 布面油画《水乡》1996 布面油画《静物·莲蓬》1997 布面油画《堰头老宅》2016 油画《甜爱路》2009 布面油画《远眺四平路》2022 布面油画《海边寤庐》2021 水彩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
/ 展览时间 /
2025.3.25—6.20
/ 展览地点 /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15、16展厅
编辑:王璐 | 主任编辑:吴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