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物股通)
3月28日,世茂服务(00873.HK)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79亿元,核心归母净利润4.9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剔除环卫业务的影响后,基础物业收入同比增长5.1%,至55.6亿元。
虽然主要指标与行业龙头坚挺的业绩表现相比存在差距,但世茂服务克服了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交出了一份“底盘扎实”的答卷,多项指标展现出业务增长逻辑的重构与进化。
01#
市拓转向,实行质量优先策略
当同行还在为签约面积疯狂 "跑马圈地" 时,世茂服务已悄然完成市拓逻辑的基因重组。
年报显示,世茂服务全年新增年饱和合同额14.83亿元,同比增长28.2%;中标率从39%提升8个百分点至47%;新增项目平均单方物业费从2.31元/㎡/月提升至2.86元/㎡/月,同比提升23.8%;人效从730万元/人跃升至1520万元/人。
这些指标优于行业头部(已披露)的平均增速,展现出公司在精细化运营方面得到了提升。
相较于此前行业龙头依靠收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模式,世茂服务“见不贤而内自省”,选择了聚焦高价值项目。全年新增项目中,66.1%为优质大客户,54.5%集中于住宅、学校、产业园等高利润业态,单方物业费提升23.8%至2.86元/平方米/月。
同时,公司通过总部投拓委员会强化、升级投拓项目风控机制,全年规避了1.6亿潜在风险项目,实现了市拓质量与盈利性的平衡。这种审慎的态度在行业流动性承压背景下尤为重要。
可以认为,世茂服务2024年市拓策略的转型,也是物业管理行业从规模竞赛向质量竞争整体转向的折射。
02#
非住攻坚,战略调整中完成差异化布局
在非住宅领域,世茂服务呈现出"有退有进"的战术特点。
“进”,体现在聚焦医院、高校等细分赛道,非住宅收入同比提升45.1%至23.42亿元。
2024年,公司管理和服务覆盖12所三甲医院、265所学校。竞得国家级地标项目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国家级大客户贵州移动等单体超大项目;国家科技孵化器无锡惠山软件园、科莱恩一体化园区;山东港口集团、中山舰景区、江西大型三甲医院、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白沙影视基地、九峰寺老庙等多种业态优质项目。
(来源:世茂服务官微)此举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高校、医疗后勤市场较强的业态优势。
“退”,表现在公司以2.5亿元的价格处置了无锡金沙田60%股权,还向其他独立第三方出售了三间附属公司,总对价约为1811.6万元。叠加退出利润率低的环卫项目,收缩城市服务规模至9.48亿元;
在项目方面,则是主动撤出了一些经营底子比较薄,经营现金流遇到亏损的项目。数据显示,该公司年内终止在管建筑面积约6090万m²,终止合约建筑面积约6220万m²。
进、退之间,本质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业态供给侧改革"。世茂服务不仅完成了业务能力的进阶,也实现了战略调整的落位。
03#
优势业务,从“底盘稳固”到“利润引擎”
年内,世茂服务的基础物业服务的战略地位得到强化,收入占比70.5%,毛利占比71.6%,这两项指标要高于万科物业同期水平(2024年基础物管收入占比约63%),反映出更彻底的业务聚焦。
高能级市场(如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占比高达70.2%,与华润万象生活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的战略趋同;其物业单价从1.76元提升至2.12元/㎡,涨幅20%超过行业平均10-15%的调价水平;细分赛道市场优质业态占比达68.5%;优质大客户项目比重为63.5%,其中近100个项目年饱和收入超500万元。
一连串数字,反馈着公司采取优势业态和高能级城市聚焦发展策略带来的回报。
社区增值服务中,非周期性业务毛利占比达86.1%,养老服务收入增长15.1%至1.87亿元,形成稳定现金流。其中,2024年全年,椿熙堂团队积极发展业务,新开辟浙江舟山市场,扩大了收入来源。
虽然该板块目前的规模还不大,但"物业+养老"的轻资产模式符合资本市场的估值偏好。
04#
管理变革,完成组织优化与效能提升
组织结构服务战略调整。随着核心管理团队的调整,年内世茂服务的业务架构合并为4大区域、18个片区,这种扁平化改革与中国金茂、绿城服务等头部企业的组织变革有异曲同工之处。
通过住宅与非住业务独立运营,在“降本+提效”双轮驱动下,员工产出提升至20514元/人/月,实现管理费率下降16.4%,降幅显著,但34.08亿元的员工成本仍存优化空间。
(来源:世茂服务业绩推介材料)同时,世茂服务应用AI和大数据优化流程,基于住宅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协助升级5类服务场景、2条服务动线、18个场景触点,21项服务细节提升;
科技赋能方面,设备故障率下降30%,与中海物业"智慧物联中台"带来的25%运维效率提升处于同一技术能级。
危机、危机,危中藏机。强者往往能把握好每一次行业调整中的机会,刀刃向内、自我革新,从而保持与时代前行的节奏与步伐。
结 语
世茂服务2024年的业绩,更像是一场对行业传统逻辑的颠覆实验,即“摒弃规模崇拜,拥抱价值精选;告别业态杂食,深耕高毛利赛道;砸碎管理冗余,重构效率基因。”
在行业集体焦虑的当下,这家公司用战略定力与战术灵活性的配合,证明了物业行业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具有现实可行性。
当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世茂服务如何在服务质量与盈利水平间保持动态平衡,将成为公司穿越周期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