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3月25日晚,港交所披露,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正力新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正力新能创始人曹芳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胞妹,曾掌舵福耀玻璃销售及管理业务,退休后联合原福耀高管陈继程博士二次创业,切入动力电池赛道。
尽管公司背靠曹德旺胞妹曹芳的资源,但其背后潜藏的产能利用率不足、客户依赖过重、盈利可持续性存疑及偿债压力等风险仍值得警惕。
价格战与成本压力夹击 偿债能力依赖外部输血
招股书显示,正力新能2021至2024年营收从14.99亿元增至51.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6.6%。2024年虽首次实现净利润0.91亿元,但2021-2023年亏损4.02亿、17.20亿、5.90亿,此前三年累计净亏损达27.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聆讯前截至2024年8月末的财务数据中,正力新能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在聆讯后的招股书中,截至2024年末,正力新能已实现扭亏为盈。
此外,公司盈利主要依赖碳酸锂价格低位窗口期,而非内生竞争力提升。其毛利率长期低于行业均值,2023年仅5%,远逊于宁德时代(22.91%)等国头部企业。
更严峻的是,动力电池价格持续承压:2022-2024年,产品均价从0.86元/瓦时腰斩至0.44元/瓦时,而行业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加剧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从现金流看,正力新能造血能力薄弱,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65亿元,2022-2023年虽转正至13.54亿、2.84亿,但仍难以覆盖同期亏损。截至2024年3月末,账面现金仅21.83亿元,而扩产计划需巨额资本开支,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
尽管公司通过多轮融资补充现金流,但若上市后未能高效利用募资提升盈利能力,债务风险或将累积。
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 大客户依赖症结难解
正力新能近年快速扩张产能,计划通过IPO募资将电芯设计总产能从25.5GWh提升至50.5GWh。然而,现有产能利用率却呈现断崖式下滑。
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从69.23%骤降至29.41%,部分产线甚至因订单不足而停产。截至2024年一季度,未装车的动力电池库存超过当季产量的50%,显示公司面临严峻的库存积压问题。
在行业供需格局转向过剩的背景下,正力新能大规模扩产的合理性引发市场争议。若未来无法有效拓展客户以消化产能,新增产线可能进一步加剧资源浪费和折旧压力,拖累盈利能力。
更重要的是,正力新能客户集中度畸高,2021-2024年前8个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最高达90.4%,远超行业约30%的平均水平。其中,2022年第一大客户威马汽车(“WM客户”)因经营恶化取消订单,导致正力新能录得存货及应收账款减值超10亿元,直接引发当年17.2亿元巨亏。
尽管公司此后转向零跑汽车等客户,但2024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仍高达86.6%,且对单一客户的议价能力薄弱。
此外,正力新能供应链集中度也同样偏高,2021-2024年一季度对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最高达66.1%,叠加原材料成本占总销售成本70%以上,使其在锂价波动中抗风险能力较弱。
正力新能的IPO之路折射出腰部动力电池厂商的共性困境,即在技术迭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攀升的背景下,缺乏规模效应与核心技术护城河的企业难以抵御市场波动。正力新能若无法通过上市实现客户多元化、成本优化及技术突破,其长期竞争力仍存隐忧。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