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环球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3月5日文章,原题:农民说,特朗普的关税给农村“除了痛苦什么也带不来”
美国农民对特朗普总统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作出了愤怒的反应,称“贸易战”将威胁到他们的市场,推高化肥等投入品的成本,并“给美国农村造成损失”。
农民对报复性关税的影响表示担忧,玉米、大豆和红肉等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农作物,而他们将被排除在外,他们敦促特朗普通过谈判迅速结束冲突。艾奥瓦州农民联合会主席亚伦·雷曼说:“与总统的想法相反,这除了痛苦什么也带不来。国内市场没有准备好接手,这意味着我们的农产品价格会降低。”
华盛顿3日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大部分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宣布对中国商品再次加征关税的计划。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将从3月10日起对美国农产品征收10%至15%的关税。加拿大也表示将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墨西哥也表示将效仿。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小肯尼思·哈特曼称之为“令人不安的经济形势”,农民们担心这些摩擦将给这个正在苦苦挣扎的行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说:“农民们很沮丧。关税不是一件可以掉以轻心和‘闹着玩’的事情。”他补充说:“关税不仅让家族企业的钱包受到重创,而且动摇了建立贸易关系的核心原则,那就是可靠性。”
业内人士警告说,如果贸易紧张局势促使进口商背弃美国并寻求替代品,巴西等国完全有能力介入。拉格兰说,巴西和其他大豆生产国预计今年将获得丰收,并“准备好满足因贸易战重启而产生的任何需求”。
美国肉类出口协会副主席乔·舒勒说:“很多时候,人们会把贸易紧张局势与各国政府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里真正受到冲击的是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商业关系。出口一直是美国肉类和畜牧业蓬勃发展的真正驱动力,而此时很多农业领域都受到了伤害。”
分析人士称,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寻求农产品进口来源地多元化,比如针对美国的大豆,而最新一轮“贸易战”只会巩固这一趋势。
经纪商StoneX集团首席大宗商品经济学家阿兰·苏德曼说,中国最近开始青睐从巴西等货币疲软、汇率比美元更有利的国家进口大豆。
美国牧场主表示将输给巴西、智利和阿根廷的竞争对手。舒勒说:“这促使我们的客户转向其他地方。我们相信,美国肉类的质量能在竞品中脱颖而出,但在某些时候,即使是最忠诚的客户也不得不开始寻找替代品。”
美国农会联合会会长齐皮·杜瓦尔表示,额外的征税,加上预期的报复性关税,“给美国农村造成损失”。他说:“连续第三年,农民种植的几乎每种主要作物都在亏损,增加更多成本并缩小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可能会给一些农民带来无法承受的经济负担。”
据农业团体估计,农民担心负面影响与特朗普上一次和中国的“贸易战”相同,那场“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业损失270亿美元。然而,这一次该行业准备得不够充分:大宗商品价格比3年前下降了近50%,种子、杀虫剂和化肥等投入品的成本更高。
(作者盖伊·查赞等,顾锦东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