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内蒙古学子张翔宇参与的科研成果荣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封面

转自:草原云

记者3月30日从包头市第九十五中学获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近日披露的“科研人员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并发布了首幅银河系全天三维尘埃消光规律图,将为更好地开展天文观测,以及天体化学、恒星形成等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一则消息中,所提及的科研成果,由该校毕业生张翔宇与其导师合作完成。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学术成果。(资料图)

张翔宇目前就读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博士项目,该科研成果的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这一成果,意味着该学术成果得到国际顶尖学界的认可。

《科学》(Science)杂志由爱迪生投资创办,1894年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官方刊物。一个多世纪以来,它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此次张翔宇与其导师的研究成果荣登《科学》(Science)封面,彰显了中国青年科研人才的卓越实力。

据介绍,宇宙空间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尘埃,尘埃会吸收和散射星光,使得远处的星显得更暗、更红,这种现象被称为消光效应。大部分的天文观测都需要根据消光曲线(消光随光的波长变化的特征)进行消光矫正。

在清华大学求学阶段的张翔宇。(资料图)

在宇宙观测中,尘埃的消光效应一直是天文学家关注的重点。此次研究巧妙地整合郭守敬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的数据,成功实现银河系三维尘埃分布与消光曲线的同步测绘。绘制出的尘埃消光规律图,清晰展现了银河系不同区域尘埃消光曲线的差异,为天体化学、恒星形成乃至生命起源等研究开辟了全新视角。张翔宇在论文中指出,郭守敬望远镜涵盖多种恒星类型的观测数据,是这幅图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关键。

张翔宇取得的成就传回母校包头市第九十五中学,校园里一片沸腾。“张翔宇在高中时对待学习就一丝不苟,对研究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张翔宇高中班主任王立秋介绍。

张翔宇发表演讲中。(资料图)

2016年,张翔宇在全国高中生数学竞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同年在清华大学暑期学校考核中脱颖而出。至今,大家仍然记得高中毕业时他作为学生代表的激昂发言:“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那就让我们用双手书写我们自己的伟大征程。”

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张翔宇选择天体物理方向。大三时因发现系外行星,在《天文学期刊》发表论文,荣获清华天体物理方向本科生最高荣誉“林桥奖”。2021年,他前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攻读博士项目,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星系巡天数据分析,在国际天文界崭露头角,频繁受邀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等顶尖学术机构参与学术会议并发表演讲。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李春燕 张建芳

新闻编辑:徐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内蒙古学子张翔宇参与的科研成果荣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