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南极,犹如一个宁静美丽的冰雪王国。
那里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揭晓。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已开展了数月。这期间发生了哪些惊险或有趣的事情呢?
“雪龙2”号大展身手
去南极可不容易,“咆哮”西风带就是必经之地。
你看,这名字就挺恐怖。
那里大风呼呼刮,涌浪有四至五米高,船行驶其中很危险。
面对凶猛的“敌人”,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冷静。
他们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制定最佳方案,瞅准风浪较小的间隙,让船快速通过。
而在南极,免不了和冰“硬刚”,碰到冰脊更麻烦,船容易被卡住。
还好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它船头船尾都能破冰,本领高超,能在乱冰带中开辟出航路。
捕鱼捕虾数企鹅
侧纹南极鱼、灯笼鱼、南极磷虾、海参……收获挺丰富。
科考队咋还在南极捕鱼虾呀?他们想吃海鲜吗?
非也,这是为了做研究。
比如,南极磷虾非常多,是企鹅、鲸、海豹等动物的主要食物。
它们被视为南极生物大厦的基石。没了基石,大厦就不稳啦。
研究磷虾,能帮我们了解南大洋生物食物链。
对了,企鹅也是研究对象。
中国南极科考站秦岭站附近,有个企鹅保护区。
科考队员在那有个重要工作——数企鹅。
企鹅太多了,咋数呀?
别担心,无人机可以航拍呀,然后根据画面计算。
今年来繁殖的阿德利企鹅约有2.9万对。
哇,想到萌萌的企鹅宝宝,心都要化了。
科考队员还采集了企鹅卵壳、粪便等。
企鹅群落是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呢?通过这些研究,或许能找到更多答案。
探秘冰下世界
大面积的冰雪覆盖在南极地表,最大厚度超4000米。
冰盖下面可是大有乾坤。
此前,中国科学家就在东南极冰盖下新发现46个冰下湖。
探秘冰下世界很难,但科考队员有绝招。
这次,在南极中山冰雪机场,他们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设备,探测了冰下温度分布。
想研究冰盖消融和冰下湖,掌握温度数据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