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海南构建全流程“绿色通道”保障种子“无损”通关

海南日报海口3月29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3月29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为加快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海南突出制度集成创新,陆续推进5项全国首创性便利化措施,为南繁硅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这些举措包括优质农产品出口动态认证+免证书免予备案注册登记考核、隔离苗圃考核互认、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审批新模式、海南自贸港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海南自贸港进境种苗有条件实施免于口岸检疫采样。

当前,海南省正在全力推动南繁硅谷建设,大力培育种业CRO新业态,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对开展国际检验检测等新业态需求迫切,种业CRO新业态通关时效要求高,且用于检测的进口样品一般数量较少,经口岸检疫采样后,可能影响检验检测的完整性。

针对企业发展中的痛点,海口海关近期推出便利化新举措,明确自境外运往自贸港的种苗,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海口海关等关区内建有进境种苗指定监管场地的口岸进境,仅在自贸港内用于种子质量检测等特定用途,不用于种植或收集子代等其他目的,经现场检查未见异常的,依申请可实施免于口岸检疫采样,运至自贸港内符合监管要求的实验单位使用。

“新政策对我们来说是重大利好。”三亚ISTA实验室负责人蔡迪伟说,种子进境检测是一项新业务,引进的种子仅用于在实验室开展含水率、净度等质量检测。使用新政策,该机构可以做到种子样本“发出时是什么样,收到时就是什么样”,实现“无损”通关。该政策不但提升了检测用种苗的口岸通关效率,也保障了检测样本的完整性,充分保证种子质量检测业务的顺利开展,有力促进海南自贸港种子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及种业国际贸易发展。

海口海关副关长敖必强介绍,这些措施稳步落地,基本建立了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进境种苗从审批到口岸通关,再到后续隔离检疫各个环节的全流程绿色通道制度,全面提升了中转基地种苗引进、中转和使用效率。截至目前,海南已引进珍稀种质资源940批次,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珍稀濒危物种等,价值超过11亿元,助力加快培育壮大种业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海南构建全流程“绿色通道”保障种子“无损”通关 5项全国首创性措施服务南繁硅谷建设

责任编辑:方诗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海南构建全流程“绿色通道”保障种子“无损”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