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品降价、补税、叠加大幅减少研发投入,心脉医疗遭遇了自上市以来的增长最艰难的一年。
3月29日,心脉医疗(688016.SH)发布2024年年报,核心产品降价、补税、叠加大幅减少研发投入,让心脉医疗遭遇了自上市以来增长最艰难的一年。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06亿元,同比微增1.61%;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微增1.9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7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5亿元,降幅33.08%。
Wind数据显示,心脉医疗在2020~2023连续四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大部分时间都在30%以上。即使是在2022年,公司的上述三项指标增长率也分别在30.95%、12.99%和12.25%。
转折点可追溯至去年8月,心脉医疗公司一款核心产品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下称“Castor支架”)“出厂价5万代理价12万”经国家医保局披露后,引发舆论哗然。
2024年8月19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连续收到群众信访,反映Castor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价格虚高问题。经初步核实并查询公开信息,心脉医疗Castor支架(200mm长度)出厂价格为5万元左右,经代理商供应医疗机构的价格超12万元,初步约谈后心脉医疗提出价格调整计划,但未改变价差,显著超出必要范围等事实。此后心脉医疗回应称,将调整价格标准与行业内一致,以实际行动减轻患者和医保基金的压力。
8月26日,医保局宣布,12家企业重新制定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价格,其中心脉医疗Castor支架报价不高于7.15万元,降价幅度为40.42%。
此前心脉医疗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Castor支架植入量在6500~7000个,2023年销售金额约在4.5亿~4.9亿元。按照公司2023年度总营收11.87亿元计算,Castor支架在总营收中占比约为38%~41%。
心脉医疗并未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这款Castor支架的具体销售数据,但提及由于下半年市场环境变化,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及推广策略的调整因素,全年销售额增速及利润受到一定影响。
从分季度数据看,公司的经营状况在三四季度急转直下。
2024年的三、四季度,心脉医疗营收分别为1.82亿元和2.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和-0.51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15亿元和-1.06亿元。2023年,公司相对应的营收数据分别为2.67亿元和2.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和1.04亿元;扣非净利润1.05亿元和-0.9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心脉医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状况也在下半年断崖式下跌。一、二季度该项数据分别为2.12亿元和1.30亿元,到了三季度滑落至0.33亿元,四季度降为负数,为-184万元。
此外,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也在降低。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70亿元,占同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05%,比上年减少7.89个百分点;总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9092万元,同比下降34.91%。
心脉医疗还在年报中披露了补缴税款事项。
2024年8月14日,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导小组发布《关于 2024 年上海市第二批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公告》,因心脉医疗累计两年(2021年、2022年)未填报“企业年度发展情况报表”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取消起始年度为 2023 年。2024年12月,心脉医疗补缴上述企业所得税 6223万元,并支付滞纳金690万元,两项合计约6913万元。
不过心脉医疗很快对此进行了补救,2024年12月,公司重新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2024年度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