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加码投资对北京投出“信任票”

  本报记者 范俊生 杨旗

  古今交融的城市魅力、向优向好的经济走势、持续迸发的科创活力、无微不至的“北京服务”……开放包容、蓬勃发展的北京,正持续向全球企业释放强大吸引力。

  连日来,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全球负责人密集来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会见与北京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奔驰、瑞穗、阿斯利康、施耐德等企业负责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北京之夜”活动上,与全球工商界人士深入交流,共话发展机遇、共商合作愿景。跨国公司全球负责人们高度赞赏北京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对于投资北京的信心更强、决心更坚定,纷纷以实际行动对北京投出“信任票”。

  加码注资北京 共植发展新优势

  25亿美元!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日前宣布在京一揽子投资计划,其在华唯一的疫苗生产基地和最新的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落地北京。这是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迎来最大的一笔外商投资。

  “北京有处在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机构,有发展迅猛的人工智能企业,把我们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放在北京,是深思熟虑后的明智之举。”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信心十足,“未来生物医药研发的关键,就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研发中心将与科研机构、顶尖医院、人工智能企业等形成创新网络,开展药物早期研发和临床研究,这将是具有开创性的创新合作模式。”

  与阿斯利康一样,正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好北京、投资北京。仅过去一年,北京就新设外资企业2000多家,目前已集聚了221家外资研发中心。特别在医药健康领域,有8家知名外资医药企业去年在京新设研发或创新主体,其中辉瑞、丹纳赫、沪亚生物均为首个在京实体,礼来、拜耳、默沙东等新设创新中心,赛诺菲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经开区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

  正是中国发展的确定性,让外商投资找到了稳定的“锚点”。在集体会见时,美国礼来制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文睿道出了大多数跨国医药企业的心声:“今年中国两会释放了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要大力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我们与中国发展的目标非常契合。”

  坚定选择中国、落子北京的还有日本瑞穗金融集团,其正积极申请在华设立证券公司,加大在京投入力度。集团执行总裁、首席执行官木原正裕认为,“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集聚了大量企业总部,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需求,这对于瑞穗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抢抓北京机遇 共塑产业新赛道

  今年将迎来在华研发与生产20周年的德国奔驰集团,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市场的挑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集团董事长康林松表示,奔驰集团将展开强大的产品攻势,加力发展包括纯电、插电混动等在内的新能源车型。

  过去一年,新兴产业在北京发展势头强劲。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去年北汽、小米、理想等重点整车项目陆续投产、在京生产新能源汽车约30万辆、增长近3倍。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一系列新产业、新模式中蕴含着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持续扩大的对外开放,为跨国公司提供了稳定增长的环境,奔驰在华发展的信心更足。”康林松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在北京投资力度,强化在京科技研发,加快推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加大零部件本土化采购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线。“我们有信心在中国这个高度竞争的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并不断提升竞争力。”

  在北京,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正展现出极强的爆发力。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感触很深,“北京已拥有24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去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他认为,在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过程中,北京提高了标准,也应发挥更大作用,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工业和基础设施。

  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的过程中,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看到了新赛道中的无限机遇,“我们正大力投资软件开发,以提升能源管理效率和可靠性。北京是中国人工智能创新的中心,其中蕴含着巨大发展空间。”他表示,施耐德将持续扩大在京研发投入和产能布局,深化与北京在数字化能源管理、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助力更多企业改造升级、提升效能。

  升级“北京服务” 共享开放新便利

  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无微不至的“北京服务”,正成为外商青睐北京的重要原因。

  搭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北京之夜”等高层次政企交流平台,以外事活动为抓手,积极引聚国际高端资源;为符合条件的来京外籍商务人士提供专项签证便利,大大提升出入境便利度;优化市场准入,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一系列举措落地,让外资企业感受到了“北京服务”的力度、温度和开放度。

  像阿斯利康这样的国际知名医药企业选择北京,不仅看中了未来前景,更是感受到了“北京服务”中体现出的诚意。市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招引过程中,市领导亲自出面做工作,外事部门通过组织出访、会见等活动,疏通渠道,协调对接,推动落地。

  博乐仁同样高度赞赏:“感谢北京营造了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而且我相信未来不会止步于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充满活力的开放生态系统,包括各种规模的企业,包括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政府,包括现代化基础设施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在北京可以找到所有这一切!”

  优化营商环境,北京步履不停。不久前,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吸引更多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优化全景式营商服务,提升国际商务服务体验”“争取更多境外人员便利化改革措施在京先行先试”等有力举措。

  在开放中广聚全球资源,在合作中共享发展机遇。站在新起点上,北京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正以开放胸襟向世界传递合作共赢的热情邀约,开启与全球更多企业的“双向奔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加码投资对北京投出“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