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复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虽营业收入实现微增,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同时现金流出现显著变化。本文将深入解读国际复材2024年年报,剖析各项关键财务指标背后的原因及潜在风险。
营业收入:实现2.87%的微幅增长
2024年,国际复材实现营业收入73.62亿元,较上年的71.56亿元增长2.87%。从业务构成来看,玻纤行业收入为73.62亿元,占比100%,同比增长2.87%。其中,玻璃纤维及制品收入71.0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6.56%,同比增长3.36%;其他业务收入2.53亿元,占比3.44%,同比下降9.18%。从地区分布看,国内地区收入47.93亿元,占比65.11%,同比增长6.60%;国外地区收入25.69亿元,占比34.89%,同比下降3.43%。
虽然整体营收有所增长,但需注意市场环境的复杂性。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公司积极应对,深化改革、深耕主业、深挖市场,稳定生产运营,使得营收保持增长。然而,国外地区收入的下降或许暗示着国际市场拓展面临一定挑战,后续需关注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策略调整及效果。
净利润:暴跌164.88%,经营压力凸显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54亿元,而2023年为5.46亿元,同比下降164.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4.66亿元,203年为4.11亿元,同比下降213.40%。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源于以下因素: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9.02个百分点;受美元升值减缓、巴西雷亚尔贬值的影响,汇兑收益同比减少;固定资产减值同比增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风险应对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基本每股收益:由盈转亏,降幅达150%
基本每股收益从203年的0.18元/股降至2024年的 -0.09元/股,降幅达150%。这一变化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直接相关,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急剧下降,对股东的回报水平也随之降低,投资者需谨慎关注公司后续盈利改善措施及效果。
费用分析:各项费用有增有减,成本控制待优化
-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1.75亿元,较203年的1.58亿元增长10.74%。仓储费、装卸费从5666.86万元增至7039.64万元;职工薪酬从4793.76万元增至5346.55万元;宣传推广费从666.20万元增至928.32万元等。销售费用的增加可能是公司为拓展市场、提升产品销量而加大投入,但需关注投入产出比,确保销售费用的增加能有效带动营收增长。
-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3.34亿元,较203年的3.28亿元增长1.82%。职工薪酬从1.69亿元降至1.64亿元;差旅费从659.97万元降至623.74万元;但咨询等中介费用从1103.37万元大幅增至4151.98万元。管理费用整体增长幅度较小,但部分费用项目的大幅变动值得关注,公司需进一步优化管理费用结构,提高费用使用效率。
-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3.24亿元,较203年的2.75亿元增长17.65%。利息支出为3.42亿元,虽较上年3.57亿元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汇兑损益为 -734.27万元,而203年为 -7830.15万元。财务费用的增长可能与公司债务规模及汇率波动有关,公司需加强资金管理和汇率风险管理,降低财务费用。
-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为3.22亿元,较203年的2.97亿元增长8.66%。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性能,如面向5G通信用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产品开发、工艺性优异的高性能热固直接纱产品开发等项目。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但短期内可能对利润产生一定压力,需关注研发成果转化及对业绩的长期影响。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投入增加,人员结构有变动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8%,较203年的4.15%有所上升。研发人员数量为531人,较203年的573人减少7.33%,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9.20%降至8.95%。从学历结构看,博士人数从8人增至12人,增长50%;大专人数从142人降至103人,下降27.46%;中专及以下人数从109人降至54人,下降50.46%。
研发投入的增加体现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有助于推动产品升级和业务拓展。然而,研发人员数量的减少及学历结构的变动,可能对研发进度和创新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关注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和人才储备,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金流分析:经营现金流大增,投资与筹资现金流有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17.01亿元,较203年的5.49亿元大幅增加209.76%。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7.14亿元,同比增长6.85%;现金流出小计为50.13亿元,同比减少12.58%。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强现金流管理,使本年收到的经营活动流入增加,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经营现金流的大幅改善,增强了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为公司的稳定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 -11.48亿元,203年为 -15.89亿元,同比增加27.77%。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26亿元,同比减少33.77%;现金流出小计为14.73亿元,同比减少29.19%。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可能是公司减少了对外投资或资产处置活动;现金流出减少,或许表明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有所放缓。公司需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确保资金的有效配置,以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 -23.78亿元,203年为24.83亿元,同比下降195.78%。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8.68亿元,同比减少44.43%;现金流出小计为102.46亿元,同比减少12.2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减少,可能是公司减少了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仍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与偿还债务、分配股利等有关。公司需优化筹资策略,确保资金链的稳定,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
可能面对的风险:多方面风险并存,需积极应对
- 安全环保风险:公司生产和施工环节存在高温、高压、高空作业、用电等安全风险,以及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排放导致的环保风险。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工作日益重视,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将增加,可能带来经营成本上升的风险。若因管理不善或不可抗力引发安全或环保事故,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需全面落实安全环保管理措施,加强预算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 境外经营环境相关风险:公司在巴林、巴西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在美国、欧洲等地拥有销售子公司,面临境外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包括政局动荡、战争、法律税收政策变化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境外管理和经营出现不利影响。公司应发挥“全球化”产销协同优势,强化运营管控和财务管理,加强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以降低境外经营风险。
- 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如矿物原料、化工原料,以及主要能源如电力、天然气等价格波动,将对营业成本产生较大影响。若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而公司未能及时提高产品售价,将影响整体毛利率和盈利水平。公司可通过集中采购、战略合作等方式降低原材料库存风险,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优化用能管理等措施应对能源价格波动风险。
董监高报酬情况:部分人员报酬有变动
董事长江凌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7.33万元;离任董事长张文学为0万元;离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红宾为24.96万元;董事庾波离任,报酬为22.06万元;现任董事郑谦、付少学、赵姝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在股东单位领取报酬。
总经理魏泽聪报酬为78.2万元;副总经理黄敦霞为95.36万元,刘伟廷为95.13万元,王小强为72.42万元;离任副总经理陈苍林为59.64万元。
董监高报酬的变动可能与公司经营业绩、岗位调整等因素有关。合理的薪酬体系有助于激励管理层积极工作,提升公司业绩,但投资者也需关注薪酬与业绩的匹配度,确保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综合来看,国际复材2024年虽在营业收入上实现微增,但净利润的大幅下滑、费用的变动以及面临的多种风险,都给公司发展带来挑战。公司需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费用结构、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同时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以实现业绩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后续经营策略和业绩表现。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